事情繼續在發展,秦曉鸞命段飛修建磚窯。
在這個過程中,秦曉鸞心裡一直在糾結著一件事。
如果就這麼重演歷史,到最後還是會像現在這樣。如果是這樣的話,這種穿越有什麼意義呢?
這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嗎?不是。
如果能重來,她只想平淡地生活在落鳳鎮。以往那些“作”的事一件都不做,她只想好好的對他,好好的在一起,好好的愛他。
她嫁給他,他娶了她。
為他生一堆娃娃,天天和村裡的婦女們家長裡短,說著些村婦之間的笑話。
她不會再清醒或者自以為清醒,只想在渾渾噩噩中,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慢慢變老,慢慢養大她們的娃娃。
然後看著她的娃娃一個個的成家,過著和她們這輩子一樣平庸的生活。
這種生活,總有著這樣那樣的煩惱。但對於秦曉鸞來說,她現在想要的,就是這些。
真的,就是這些。
但問題是,她能做到這些嗎?
改變歷史的風險實在太大了。如果輕易去改變,也許連眼前的一切都頃刻消失成雲煙。
她很害怕。很害怕失去。
至少現在還能重新經歷這一切,還能和於奇正一起走這麼一段路。哪怕能多在一刻,也是好的。
剛才搶了於奇正的臺詞,雖然和“歷史”有了一點不同,但那只是個很微小的差異,也並沒有對事情的發展造成任何影響。
以營造建築的角度來說,這個就是“在設計及規範允許的範圍內的誤差”。
如果超出了允許範圍,那麼工程的質量就得不到保證。
如果超出範圍過大,那麼修建出的建造物就會倒塌。
在這種心理矛盾中,事情不斷發展。
段飛前來報告,在那個形似墳包的丘陵上修建的磚窯已經完工了,請秦班主前去。
秦曉鸞拖著沉重的腳步朝磚窯那邊走去。
按照劇情,接下來就是她和於奇正一起進到了磚窯內部遇到地陷,兩人掉入“修蛇”腹中,得到了“傳國玉印”。
這是最大的一個轉折。
如果沒有傳國玉印,也就不會發生賴利頭告密,自己被下到縣衙大牢這些事。
如果沒有傳國玉印,也就不會有於奇正為了搭救她,和太子公主有著很多的交往。
如果於奇正和李經不是交往過密,也就不會當上太子少詹事跟著去荊州,他的人生軌跡完全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