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監被總管太監這麼一罵,當即嚇了一個激靈。不過,現在還是得先把奏章傳進去,“貽誤君機”可是馬上就要殺頭的。於是回道:“胡總管,奴才先把奏章送進去,馬上出來找您。”
胡忠仁冷哼一聲:“等你送進去,恐怕就沒有再來找我的機會了。”
聽到這話,小太監嚇得魂都不在身上了,趕緊問道:“奴才愚昧,實在聽不懂。求總管大人指明。”
胡忠仁板臉說道:“你知不知道陛下現在是什麼情況?你這封奏報送進去,聖上急怒攻心,氣出個什麼好歹來,你這顆腦袋還能要嗎?”
小太監當場嚇尿了。
因為皇后去世的事,聖上現在已經病倒在床,這他是知道的。胡總管這話說得沒錯,現在這封奏報送進去,聖上肯定會受不了。萬一真出什麼事,到時候就沒人會說他是盡忠職守,只可能說“為什麼這個時候急著送”。這就叫做:其心可誅。
可問題是,假設現在不送,到時候“貽誤君機”也是死罪。
小太監“噗通”一下跪倒在地,抱著胡忠仁的腳哭道:“總管救我。”
胡忠仁仰天長嘆一聲,柔聲問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你現在應該十四歲吧?”
小太監連連點頭:“謝總管大人,還能記得奴才的年齡。奴才今年虛十四。”
“還是個孩子,”胡忠仁又嘆了一聲才說道:“好吧,本總管就給你指一條路。”
小太監磕頭如搗蒜,連不迭的道謝。
胡忠仁說道:“太子現在正在與將作大匠閻大人等人商議皇后陵墓之事,你去把這封奏章呈報給太子殿下。”
小太監睜大眼睛想了一下,這還真是個最好的辦法。對他們這些奴才來說,皇上和太子都是“君”。事實上,太子本身就是儲君。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呈報給太子也不為錯。一方面自己也呈報了,另一方面也不會氣到皇上。
正準備動身時,猛地收住了腳。
要知道,皇宮大內之中是最為詭譎之地,一個不小心就是人頭落地。在這種環境下,所有人都是如履薄冰。小太監年齡雖小,但心思卻比普通人不知道靈敏多少。之所以停下來,是想到了一個問題:這事聖上會怎麼想?
皇帝和太子之間,有著和普通父子所不同的微妙關係。朝臣或者後宮和太子走得太近,是個很大的忌諱。雖說眼下這事是事急從權,但事情過後,皇上會怎麼想,這很難說。就算表面上不責怪,心裡也肯定有不同的想法。只要皇上心裡有想法,什麼時候想弄死自己,不就和碾死一隻螞蟻一樣?
看著小太監的樣子,胡忠仁馬上就明白了,心想這傢伙還挺伶俐的嘛,當即壓低聲音說道:“除了把奏章交給太子外,你還得去通知一個人。”
小太監忙問道:“誰?”
胡忠仁說道:“趙國公他們幾位國公在聖上那兒,你等下進去了偷偷拉一下衣袖,單獨把他叫出來,把這事說了。”
小太監一聽,大喜過望。心想胡公公考慮事情就是周詳。要不人家怎麼能當上總管太監呢。這麼一來,方方面面的隱患都排除了不說,聖上也能體會到自己擔心他老人家的一片苦心了。
對胡忠仁千恩萬謝之後,小太監屁顛屁顛地跑去找李經了。
看著小太監的背影,胡忠仁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太子是“親於派”,雖然很清楚李世明的態度,但心裡卻是反對的。收到這個訊息之後,他肯定會把這件事先壓下來。到時候就算李世明責怪,也可以藉著“不想讓父皇這個時候多費心”這種關懷的態度搪塞過去。
至於獨孤無忌那個老狐狸嘛,就很不用擔心了。且別說他對於奇正的態度是不是和皇上一樣,就算是這樣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說。現在獨孤皇后死了,朝廷上下最擔心皇上和太子之間出隔閡的人就是他了。如果他現在把這事和李世明說,父子間必定會產生不愉快。更別說,他自己那兒子也和李經一樣的態度。不管是為了家族還是他個人,都必須要把這事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