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韓塞西搖了搖頭:“不。如果是這樣的話,還是和你說的後面一種情況一樣,咱們也是能佔到很大便宜。”
對於呼韓塞西“於奇正不是正常人”這句話的理解,包括鄧衍宗在內的所有人都以為指的是於奇正那逆天的軍事能力。但現在呼韓塞西這麼一說,連鄧衍宗也想不出他是什麼意思了。
呼韓塞西說道:“你們忘了一件事,前段時間的徐高材徵西。”
其他貴族沒有反應過來,但鄧衍宗卻是臉色大變,完全明白了呼韓塞西的意思。
大儀朝並不是沒想過打於奇正,前段時間就派徐高材掛帥進攻五星市,最後因為天氣原因鎩羽而歸。
不過,呼韓塞西這裡說的倒不是勝負之事,指的是當時五星市的戰略。
得知大儀朝來討伐後,於奇正下達的命令是“不許和大儀朝打仗”。因為特大風雪徐高材不戰自敗的原因,現在無法完全確定這是於奇正的一種戰略,還是他的真實想法。
無法確定的意思就是說:兩種皆有可能。
如果是一種戰略的話,那他到底是什麼後手,不管怎麼想也想不明白。現在就算不去想清楚他到底是什麼戰略,也至少存在著他這次再來這麼一次的可能。之前鄧衍宗的所有判斷,都是建立在於奇正絕對不可能放棄五星市區這個基礎之上。但從他的操作來看,這個基礎還真不一定存在。
如果是第二種可能,“不和大儀朝作戰”是於奇正的真實想法的話,情況就更不好了。
因為假設是這樣,那麼就是說於奇正寧可被滅國,也絕對不會把防守蠻族的部隊調回來。甚至有可能根本不和大儀朝作戰,把五星市區乃至五星市全部都讓給大儀朝。
如果事態真發展成這樣,那麼蠻族將撈不到任何好處。
不僅不能撈到好處,自身還會陷入危險之中。一旦於奇正不戰而降,大儀朝獲得了現在五星市的地盤、兵員、馬匹之後,就可以躍馬揚鞭,反攻大儀朝。到時候五星市的騎兵從魯齊齊、高昌、伊州三處出兵,快速撕扯蠻族防線;大儀朝步兵從雲中、九原步步為營北上,蠻族就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鄧衍宗伏地奏道:“大王英明。”
呼韓塞西說道:“火速佔領高昌,這事已經不需要討論了。現在要討論的,是佔領高昌之後,接下來怎麼打。”
這句話說得很巧妙,妙就秒在後面半句。
“接下來怎麼辦”和“接下來怎麼打”兩句話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含義卻完全不同。
第一句話並沒有確定方向,要商量的是大方向怎麼走的問題;而“怎麼打”是已經確定了方向,商量的是具體做法的問題。
簡單點說:呼韓塞西已經確定了接下來的大政方針是“打”。
這就又和鄧衍宗剛才的“坐山觀虎鬥”又有很大區別了。
見手下的人都是一臉訝異的樣子,呼韓塞西開始解釋起來。
於奇正勢力的橫空出世,讓這邊的格局完全改變。對蠻族來說,這決定了未來的發展。
不管是五星市和大儀朝建立起合作關係,還是其中任意一方吞併了另外一方,蠻族的生存空間都將會大大壓縮,以後再也不可能南下。
如果咱們蠻族不能南下發展,那麼永遠就是在寒冷的草原上自生自滅,遇到極寒天氣連生存都困難。
就眼前的形勢來看,必須要拔掉五星市。既然和五星市必有一戰,不如早做準備。
因此,呼韓塞西的意思就是和鄧衍宗提出的一樣,駐軍高昌枕戈待旦,等候合適的時機進攻五星市。
鄧衍宗眼珠子轉了好幾個圈:“既如此,那不如在高昌整軍後,立即直接和五星市開戰。”
其他貴族紛紛叫道:“這怎麼能行?”
話說蠻族人雖然兇惡,但有一點好處,就是非常重視承諾。只要是答應了的事,就一定會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