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衍宗連連點頭:“大王英明。”
表面上看,現在還是大儀朝最為富足。在三者中,不管是人力財力都是最強的。但如果仔細分析,情況則不是如此。
在目前停戰期間,於奇正一路向西擴張,現在已經佔領了廣大的地盤。
以前大儀朝和蠻族之間,相互都不能把對方往死裡整,其根本原因在於都有對方所不具備的能力。
而現在的五星市,不僅具備兩者的優勢,甚至還都有超越。既具備以前蠻族的快速機動無後勤作戰能力,也具備大儀朝的建設、兵源,及後勤保障能力。除此之外,還有於奇正那該死的個人魅力和逆天的軍事指揮能力。
不誇張的說,如果等他羽翼豐滿,就算合蠻族和大儀朝之力,都未必能與他相抗。
李世明讓出高昌,其實也是對咱們表露出“一笑泯恩仇”的誠意,試探咱們有沒有共抗於奇正的意思。
假如咱們只是派出少量軍隊佔領高昌,定會讓他大失所望。
說到這裡,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按你這個說法,咱們全軍壓上去,到時候李世明派人兵出九原,直接朝北插過來怎麼辦?”
鄧衍宗不屑地瞥了他一眼:“這種可能不存在,至少現在絕對不可能出現。”
姑且不論李世明所展現出來的態度是“先幹掉於奇正再說”,就算他對咱們有所圖謀,也不可能是現在。
漢人用兵,最講究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先說天時,現在已是春節期間,咱們這邊天寒地凍的。以步兵為主的漢人軍隊過來別說打仗了,光是保暖的裝備都跟不上。再說了,咱們這邊又不像他們大儀朝有那麼多城市,他們過來能幹什麼?就算我們不打,他們也沒法長期大軍在這邊啊。退一步說,即便李世明想攻略咱們,也絕對不可能選擇這樣的時候,而是相對比較溫暖的時節。
再說地利。咱們佔領高昌後,就像是一把匕首插進了大儀朝和五星市之間。既可以正手去刺五星市,也可以反手去殺大儀朝。咱們和大儀朝之間,並沒有訂立軍事同盟,儘管李世明打著和咱們一起對付於奇正的主意,但也肯定防著咱們。如果他要兵出雲中、九原,所能徵調的部隊只能是以隴右軍為主,河西軍為輔。這麼一來,在“三國”交接區域的機動力量,就只剩熊超安西軍所部。
僅靠一支沒有後續援兵的安西軍,能抵擋住咱們嗎?何況李世明還有一個擔心,萬一咱們和於奇正聯合起來怎麼辦?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利益,咱們和於奇正都處於苦寒之地,攻打下富庶的大儀朝對咱們兩家都有利。對李世明來說,就算他的北伐軍佔領了咱們的老巢,只要河西被咱們拿下,他也是得不償失。更何況,只要咱們拿下河西,就切斷了他北伐軍的退路。那麼他的幾十萬大軍,必將全面崩潰。
最後再說說人和。大儀朝現在國富民安,軍民都只想過安定的日子。對他們來說,只要不打仗,憑他們自己就能過上很好的日子。就算是打下了咱們這邊的大片土地,對他們又能有什麼益處呢?因此,對他們來說,只要咱們不去打他們,大家相安無事,就是最好的情況。
“於奇正會不會派兵先行佔領高昌?”呼韓塞西問道。
鄧衍宗目光閃爍:“這就是目前最為關鍵的一件事。”
不管於奇正採取何種理由和藉口,只要他出兵佔領高昌,李世明都會判定他有逐鹿中原的企圖。這樣一來,他勢必要和於奇正死磕。
“這又是為什麼?”蠻族貴族問道。
鄧衍宗嘿嘿一笑:“因為李世明的想法和咱們一樣,他最大的敵人不是咱們,而是於奇正。”
中原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在他們看來,咱們根本就沒有長期佔領、統治中原的能力。不光是普通百姓這麼想,朝堂上也都是這麼認為。因此,李世明對咱們這些異族的判斷,最多也只是能去佔領他們的城市,勒索一些錢財,造成一些經濟損失,而不會顛覆他李家政權。這中間最大的一個要素,就是“漢人的民心”。
而於奇正則不同,他本身就是漢人,而且在漢人中聲望還很高。如果是於奇正推翻大儀朝的話,就是他們漢人之間的改朝換代。這一點,對李世明而言才是最為致命的。因此,他有可能容下咱們,但絕對容不下於奇正!
呼韓塞西連連點頭,鄧衍宗的這個判斷肯定是對的,否則李世明也不會放棄高昌城了。不過,李世明會怎麼和於奇正死磕,對蠻族又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鄧衍宗分析了起來。
只要於奇正佔領了高昌城,李世明勢必會出兵,而且極有可能會御駕親征。
他的第一選擇會是什麼呢?毫無疑問,就是提出和咱們聯合。到時候他一定會提出,咱們兩家分別朝魯齊齊和五星市區方向進軍。
“呸,想得美!”蠻族貴族忍不住罵了起來。
這次呼韓塞西倒沒有責罵貴族,因為如果這麼做,蠻族非常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