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蠻王呼韓塞西定下了這個主基調之後,其他人也就不再提出不同意見。
但這麼一來,就出了個新的問題:該怎麼去佔領。
如果按照之前那個貴族說的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但按照呼韓塞西的想法,情況就大為不同了。
這就是打獵和放牧的區別。
打獵,相對而言方式方法比較簡單。不管是弓箭、陷阱還是其他的,只要把獵物打死也就可以了,反正完成“吃肉”的目的就是勝利。
放牧則不同,你需要照料小羊羔,給它搭建羊圈、餵它吃草、生病了給它看病等等,因為你要吃肉就得把它養大養肥。除此之外,還有羊毛羊奶等收入,都需要精心的照料才能夠得到。
像他們之前只是洗劫城市,不需要太多的考慮,只要打敗對方的防衛力量,把裡面所有值錢的東西搶走,搶不走的一把火燒掉就可以了。
但現在,就要面對城市管理,也就是“養羊”的問題,那麼各種以前沒有遇到過的事情就都會出現。
先不談各種城市管理,單一個軍隊數量就值得好好考慮。
如果一個城市中軍隊的數量過高,城市不堪重負,羊就養不肥。但如果軍隊數量太少,就可能無法防衛城市的安全。
看著一直沉默不語的鄧衍宗,大蠻王呼韓塞西開口了:“軍師,你說說,咱們在高昌駐紮多少人比較合適啊?”
鄧衍宗沉吟道:“奴才覺得,至少去五萬人。”
這話一出,所有人全都蒙了。這不是和大蠻王的政策方向背道而馳嗎?就算是“宰羊”,也要不了這麼多人。
呼韓塞西皺著眉頭問道:“軍師一定是有其它想法吧?”
鄧衍宗點頭道:“正是。”
說完開始解釋起來。
自於奇正橫空出世,就是橫掃草原西域無敵手。且不說西域那些被他征服的小國,咱們蠻族大型的戰役就兩度折戟。這對咱們的軍心民心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一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緩過來。現在咱們從士兵到軍官,聽到說要和於奇正打仗,心裡沒有不發毛的。
咱們心裡這麼想,其他人心裡也一定這麼想。
這個“其他人”,首先當然指的是於奇正手下的五星軍。從好的一面來說,他們因為一直打勝仗,從而士氣高漲;但漢人有一句話,叫做“驕兵必敗”。很顯然,於奇正的部隊現在就是一支目空一切的驕兵,這就讓我們找到了他們致命的缺陷。
“其他人”除了於奇正方面之外,還有就是大儀朝。
在此之前,大儀朝的軍民百姓無不對我大蠻族畏之如虎,但現在情況就大為不同了。雖然咱們兩次都是被於奇正打敗的,拋開於奇正本身是漢人不談,即便於奇正和漢人毫無關係,這也讓大儀朝的人感覺“蠻族沒什麼了不起的”。畏懼之心減少了,抵抗的意志就強烈了。遠的不說,現在大儀朝安西軍和河西軍在面對我們的時候,即便是野戰也不會一觸即潰。這對我們來說,是相當不利的。
再看看這次的具體事情。
毫無疑問,大儀朝皇帝放棄高昌,對我們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不過,在這方面我們應該聽一聽漢人的一個寓言故事。
呼韓塞西非常感興趣地問:“什麼寓言故事?”
鄧衍宗淡淡地說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這個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間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