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們發行的貨幣,就是給他5張100大正的羊皮卷即可。
再來看日常貴重物品。比如說金銀首飾。按照目前的物品對應價格,一對金耳環大概價值就是100到200大正。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正”是主貨幣,“小正”是輔助貨幣。
那麼咱們是怎麼運用貨幣體系來面對通貨膨脹的呢?其實也就是剛才說的貨幣更換。
物價一直在漲,從現在的50小正一斤糧食漲到了500小正一斤。與此同時工人的人工也在漲,現在一個月能賺到50萬小正,也就是5千大正了。
這個時候用小正幾乎已經不能買到任何東西了,於是咱們就廢除掉小正這個面值的貨幣,在大正的上方增加一個“小奇”的貨幣單位。
再膨脹,咱們就廢除大正,增加“大奇”貨幣。“大奇”之上,還有“小於”、“大於”、“奇正”、“於奇正”等單位體系。
把這些單位體系用完了,咱們又能在貨幣上染色,變成“紅正”。然後接著又是這麼一輪迴圈。
等七種顏色用完,保守估計這個體系都存在了幾千年。然後咱們可以換一種材質,再來這麼一個大迴圈。
五星市存在萬萬年,這個體系就能不斷執行下去。
王忠寶吶吶地說:“你這個不叫更換,叫升級啊。”
依獅鷲連連點頭:“對對對,應該叫升級。”
王忠寶興趣更濃了:“那你還有一個回收是什麼意思?”
依獅鷲答道:“回收就比較簡單了。一種是指的回收已經淘汰的面值,一種是對殘破汙損貨幣的以舊換新。其實都是一個目的,不讓百姓吃虧,增加人們對貨幣的信任度。”
生性謹慎的王忠寶忍不住問道:“你這明明是個完美無缺的計劃,為什麼之前說只是一個夢想呢?按說你當時就是奎達城的副城主,完全可以說服城主之後推行啊。”
依獅鷲搖頭苦笑:“這個計劃的前提要求太高了,我以前認為不可能達到。”
王忠寶不解地問:“什麼前提條件?”
依獅鷲解釋起來。
首先,要想施行這套幣制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個穩定的環境。或者說,政權有著足夠的自保能力。
試想,如果一個政權朝不保夕,軟性貨幣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退一步說,雖然政權能延續,但如果不是絕大多數人都對這個政權有著足夠的信心,又或者大王的誠信不足,軟性貨幣也不可能推行好。因為軟性貨幣體系的前提,就是人民對大王和本朝的軍事實力有著高度的信任感。
這還只是最基礎的。因為滿足這一點的王朝並不少,比如大儀朝就是這樣。
除此之外,就是大王對轄區有著絕對的控制權。要知道,不管任何一個勢力,其實都是把控在極少數精英手中。這種幣制改革勢必觸犯到部分原有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極有可能因為他們的反對而失敗。所以,必須要有個超強勢的帝王才有可能。
但這就又觸發了另外一個難點,這個難點就無法跨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