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明嘆了一口氣說道:“這裡只有咱們三個人,有什麼話敞開了說。”
兩個國公沉吟不語。
李世明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之後說了起來:“咱們這一生啊血裡火裡淌過來,不知道多少次人頭都要落地。你們覺得咱們最兇險是哪一次?”
獨孤無忌和李青對望了一眼,迅速低下頭去。兩人心裡都在想:這話還用說嗎?只不過那一次的事沒法開口說而已。
李世明笑了:“這沒有什麼好遮遮掩掩的。你們是不是都認為是玄武門那一次啊?”
兩位國公又是對望了一眼,聖上這是話裡有話啊。毫無疑問,玄武門事變可以說是他們這一生中最危險的時刻。和戰場廝殺相比,宮廷事變更為殘酷。畢竟在戰場上,就算再怎麼戰敗,主帥都有很大機率逃生。退一步說,即便戰死疆場,至少家人發安危不用過於擔心。宮廷事變,就是個不死不休的贏者通吃輸者通賠。不僅自己本人沒有活路,就連家人也難逃厄運。
兩人心裡也清楚,既然聖上現在這麼說,那就肯定不是說的這件事了。不過,除了這件事之外,還有什麼是“最”兇險的呢?
看著兩人疑惑的樣子,李世明沉聲說道:“就是現在。你們應該明白朕的意思。”
都是聰明人,話說到這份上就不用再多說了。剛才李世明只留下他們兩人的時候,獨孤無忌和李青心裡就在猜測。現在根本猜都不用猜了,聖上說的多半就是於奇正的事了。可是,用這件事和玄武門事變相比,是不是誇大其詞了?
李世明嘆道:“當年朕拿不定主意的時候,至少還有你們幾個兄弟站出來。可是現在呢?就連你們兩人都不肯說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語氣中充滿著無限悲涼失意。
見到李世明這樣,兩人不由得心中激越,彷彿又回到了當年。
獨孤無忌躬身奏道:“聖上,微臣有話說。”
李世明說道:“舅兄請講。”
獨孤無忌說了起來:“不僅是我們兩人,包括朝中的很多大臣並不是因為懼怕什麼而不敢諫,只是這件事情委實很難判斷。”
李青介面道:“趙國公說的沒錯。若是能確認於奇正對大儀朝不利,臣這把老骨頭不要了,也要與他拼個你死我活。”
李世明點點頭:“你們說的沒錯,但這事總不至於一直這麼拖著吧?”
獨孤無忌說道:“臣以為,以當今的形勢,也只能先觀望。”
說完之後開始分析起來。
首先咱們看看五星市現在的情況。先說律法,目前五星市的律法雖然沒有大儀朝那麼細緻,但該有的都有了。制定律法不難,難就難在如何讓百姓知法、守法、敬法、畏法。於奇正利用人視臺這個喉舌,迅速地完成了這個過程。現在五星市的幾個老區上到市長區長,下到庶民,都對律法非常清楚。
說完律法再說吏治。這是獨孤無忌最為迷惑的一點。目前五星市的監察機構別說完善了,甚至壓根就沒建立起來。但是據情報顯示,五星市吏治清明,目前尚未出現任何大型貪墨案,甚至連這種苗頭都沒有。於奇正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
說完吏治再來說說賦稅。五星市的稅率並不高,但他們的總稅收卻很高。這主要得益於發達的商業體系。
然後再說說社會保障體系,這也是獨孤無忌很難理解的一件事。
在住宿方面,五星市市區條件好的住上了“商品房”,條件差的也都能租房住,反正就是人人有房住。最不可想象的是在他們這個構架中,全部都實現了共贏。
先說買房的人,他們買下的房子現在大幅增值,本身財富就增加了。這中間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手段,就是“分期付款”。有固定職業的人們只需要籌集“首付”,就可以獲得房產,然後每月支付月供就可以了。問題是,只要能在市區買下房子就可以租出去,那些租金就能頂上月供。
再來說說租房的人。第一種是自己做生意的。無論是租下門面房做生意還是租下整棟既做生意也居住,租金只是他們生意上的收入中不多的一部分。那些不做生意的,就去租稍微遠一點的非商業區的對方住,這個開支就非常的小。還有些在市有企業做活的人也不用買也不用租,企業直接給員工提供宿舍。這兩種人雖說名義上沒有自己的房子,但住宿條件都不差。要知道,就算是在大儀朝,百姓們要起房子都是很大的一筆負擔。不用起房子又有地方住,就解決了沒錢的人的住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