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皇上您該去搬磚了> 747.漢文帝劉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747.漢文帝劉恆 (1 / 2)

八年的時間過去了,呂后也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

臨終前,似乎已經預感到風光無限的呂氏家族要大難臨頭了。她將侄子趙王呂祿、呂產叫道病榻前吩咐:“我們呂氏稱王,違背了白馬之盟,姓劉的和那些大臣一直積怨在心。我死後,他們很可能發生兵變。所以你們必須牢牢把軍隊抓在手裡,守著宮殿哪裡都不要去。記住,連為我送葬都不行!否則,你們就會被人扼制。”

或許是劉氏命不該絕,或許是呂家的氣運全都給了呂雉,她死後沒多久,隱忍多年的陳平、周勃二人謀劃推翻了呂氏集團,劉氏諸王群起而殺諸呂,呂氏一族男女“無少長皆斬之”,這也應驗了劉邦臨死前“安劉氏者必勃也”的預言。

本是姻親的劉氏皇族與呂氏外戚的一場流血鬥爭,以皇族集團的勝利而告終。

誅滅呂氏勢力後,眾大臣迎立當時封為代王的劉恆繼承帝位,是為漢文帝。

為什麼會選擇劉恆當皇帝呢?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劉邦的兒子幾乎都被呂后給弄死了,倖存的少數幾個中,只有劉恆和他二哥劉盈一樣,寬厚仁慈,名聲較好。

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經歷過呂后時期,心有餘悸的大臣們決定這次選一個母家仁善且沒什麼勢力的。這麼一來,劉恆就成了最佳人選。

劉恆的母親早年嫁給魏王魏豹。

魏國被滅後,薄姬送進宮中織布的工房。劉邦有一次到織布工房中,看見薄姬很有姿色,詔令納入後宮。

對老色鬼劉邦來說,這不過是一時興起的順手牽羊,也沒太在意這事。反正後宮裡的女人多一個少一個也無所謂。

可偏偏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麼巧,極少被臨幸的薄姬卻懷孕了,生下了兒子劉恆,之後也沒有侍寢的機會。

與戚夫人母子不同,這對母子幾乎是沒有什麼存在感。

或許對薄姬而言,劉邦只不過是一個強搶自己這個寡婦的地痞。或許是她知道自己沒有任何資本去爭鬥,又或許她知道宮廷鬥爭的殘酷,更或許從自己的結髮丈夫死後她的心也死了,總之就算為劉邦生了兒子,她還是依舊沒有任何“母憑子貴”的想法,極少和劉邦見面。每日裡苦讀《道德經》,尋求“清淨無為”的人生境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也正因為沒有任何存在感,呂雉大舉屠殺和囚禁劉邦的愛姬時,她成為了極少數被放出宮的女人之一,和兒子劉恆一起去到了分封的代地,成為了代王太后。

劉恆的藩地代地地處西北邊疆、毗鄰匈奴,治下也都是些荒漠貧瘠地帶,根本就沒有任何皇子願意去。

不過劉恆倒無所謂。在母親的影響下,他的思想也傾向於“清心寡慾”,推崇黃老學說。其在就藩代地的十五年間,採取“無為而治”的理念,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恭儉作則,代地由是大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