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第一個皇后,所以很多後世的規矩都還沒有。比如:後宮不得干政。
得了天下後,劉邦天天心裡想的就是怎麼把那幾個厲害的傢伙幹掉。不把這些能打仗的將軍除掉,這皇位坐得就不安心。但別說自己不方便直接出面幹這樣的活,連說都不好和人說。很簡單啊,以前遇到事情都是和這些功臣商量,而現在難道和他們說:“我們來商量一下怎麼殺死你吧”?
呂后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高祖十一年,異姓王陳豨造反,劉邦御駕親征,呂雉留守長安。
她決定,趁這個機會幫劉邦幹一件大事。
什麼事呢?那就是——誅殺韓信。
可韓信哪是那麼好殺的?漢朝第一功臣,第一戰神,軍中嫡系可不少。
一旦事敗,讓他給逃了出去,那可是天翻地覆的事兒。到時候雞飛蛋打,她這個皇后估計也就到頭了。
但呂雉還是決定做這件事。
因為除了“富貴險中求”之外,還有一件事令她對韓信恨之入骨。
之前從項羽處回到京城後,因念及照顧自己的情份,呂雉向劉邦請求封賞審食其。
也不知道劉邦到底知不知道自己頭上頂著大草原,反正稀裡糊塗封了審食其一個“闢陽侯”。
朝中就有些人不服氣,當著審食其的面質問他:“咱們這些人都是靠流血殺敵獲得的爵位,你有什麼功勞,也敢佔著這個爵位。”
這時韓信說道:“你們別不服氣了,人家闢陽侯比你們打的仗可不少。”
眾人忙問其故。
韓信哈哈大笑道:“你們都是血戰,人家可是肉戰有功啊。”
眾皆哈哈大笑而走。
這話傳到呂雉耳裡,比當面刮自己幾個耳刮子還難受。雖說她和審食其那檔子事知道的人不少,可誰會在大庭廣眾之下如此羞辱呢?再說了,皇帝都沒說什麼,你韓信狗拿耗子做什麼?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才能把這個韓信殺掉呢?
呂后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要對付厲害的人,必須要有同樣厲害的角色。
這天下間有人和韓信一樣厲害嗎?有的。
和韓信一起並列“漢初三傑”的,還有兩人。一個是蕭何,一個是張良。
可是,到底是選擇蕭何還是張良呢?
如果是普通人,多半會選擇張良。
為什麼呢?要知道,韓信可是蕭何發現推薦,一手保舉給劉邦的。一曲“蕭何月下追韓信”,千年後尚有餘音在。
而且韓信這人還有個很顯著的特點,那就是特別知恩圖報。當年韓信落魄時,有個洗衣服的老婦給了他一瓢飯。韓信發跡後,千金以報。
對一瓢飯之恩尚且如此,何況是對知遇之恩的蕭何,就更加尊敬和愛戴了。
兩人之間的情義如此深厚,說服蕭何可是比說服張良要難得多。
令人想不到的是,呂雉偏偏就選擇了蕭何。
她找到蕭何說道:“有人密告韓信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