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後,李世明心事重重地回到後宮。
以前遇到這樣的情況,他都會找到皇后商量。
雖然“後宮不得干政”是他自己定下的規矩,但事實上他是第一個違反的人。這麼多年以來,皇后不僅僅只是一個皇后,當他無助時,也是自己最大的依靠。
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有可能背叛自己,唯獨皇后不會。
因為,從他們在一起之時,就已經註定了彼此是利益共同體。不不不,不僅僅是利益共同,連生命都是共同的。
假如當年征戰天下之時,如果他李世明死了,基本上這個老婆就死了。即便肉體沒死,心也死了。
假如青武門事變之時,如果他李世明死了,基本上獨孤也死了。那次不是心死不死的問題,是連同肉體一定死了。
假如,假如……
這一輩子,獨孤和他之間,這種同生共死的時間不止一次。每個人都看到了皇帝的高高在上,每個人都看到了皇后的母儀天下,但沒有人知道,這一切都是他們夫婦用生命換來的。
李世明這麼想著,腳步移到了未央宮門口。
小太監阻住了他,理由是:皇后來天葵了!
李世明一腳將小太監踹得打了兩個滾,但繼續走了兩步之後停下了腳步。繼而,轉身離開。
悲憤,是現在充斥在他胸口的唯一感覺。
我李世明富有天下又如何?還不是無力改變一個小小的規則!
所有後宮妃嬪,不得在天葵期間迎聖。
這不是男歡不歡女愛不愛的問題,而是規則。
在規矩中,女子來天葵,不僅僅是房事的問題,而是汙穢之時,不能玷汙至高無上的君主,另其背運。
要知道,君主背運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天下的問題。
事實上,在年輕的時候,也有這樣的時候李世明嬉皮笑臉的鑽進去。不是別的,而是隻有睡在獨孤身邊才安心。
但是自從登上帝位之後,皇后就嚴守這一點,不管怎麼求,都不能逾越這個規矩。
李世明憤憤地轉身離去,國事繁忙的他卻一直沒留意一件事:從去年開始,年屆五十的獨孤皇后,從前年起就沒有了月事。
從未央宮出來後,李世明腦子裡翻來覆去的只有一個人的名字——於奇正!
他已經無法找出怎麼對待這個自己的女婿的辦法,這種無力感讓他很難受。
當胡忠仁小心翼翼地問聖駕去哪裡時,李世明脫口而出的三個字是:懷英樓。
秦曉鸞沒想到這麼晚了聖上會來臨幸,匆匆忙忙在院門口迎駕。
李世明進得院子,並沒有直接進屋,而是一腳把地面上的騎樓和圍屋的模型踢了個粉碎。如此還不解恨,接著又踩到上面不斷跳躍。
秦曉鸞冷冷地看著老皇帝的動作,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酒!”李世明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