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為什麼秦始皇是三十七年十月出巡。
既然十月是歲首,各種朝賀禮儀不可少,秦始皇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時間出門?
由此可以推出,他有某種不得不出門的理由。雖然暫時無法得知是什麼理由,但想來和尋仙一定有關係。
那為什麼不在三十六年出門呢?
因為儘管想盡理由推脫,但秦始皇對“今年祖龍死”那句話的態度還是“將信將疑”,或者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加之以前二十九年出遊時在博浪沙被張良率力士刺殺的事,所以決定當年不出門,先避開這個說法。
也就是說,“今年祖龍死”這個讖語就不無勉強之意了。
通常來說,人們說的“今年”指的是以年關算。哪怕是當年的最後一個月,說“今年”也是指的到年關。即便不以顓頊歷算,不管以哪種曆法算,最遲也是到十二月底,本年就結束了。那麼這個說法就對不上了。
只有以說這話的時間點(三十六年秋)為初始時間設定,在之後的一年(十二個月)內“祖龍死”,這句讖語才對得上。不過怎麼看,這個解釋都不那麼令人信服。
李淳豐就是從這一點開始產生懷疑,並一步步的去分析,從而提出“陰謀論”的觀點。
其具體的推導是這樣的:
始皇帝三十六年,火星衝犯心宿,天上掉下一塊隕石。
按說天上掉隕石雖然不常見,但也不是沒有發生過的事,並不值得大驚小怪。只是從星相上來說,“熒惑守心,不利帝王”。作為已經把星相之說研究到爛熟在心的李淳豐,深知星相之術“不可全信,不可不信”之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觀點,倒不是不相信“天意天命”,相反是更加堅信的原因。正因為他是當世占卜第一人,所以他知道即便水平到了自己這個地步,也只是站在濃霧的池塘邊看到一絲落花的倒影。如果人真的能清晰窺探到天意,那也就脫胎換骨成神仙了。
故而在他看來,星相天意預示人間禍福沒錯,但在事情發生之前,沒人能知道具體指的是哪一件事。
還是從隕石刻字說起。
李淳豐幾乎完全可以確定這件事是有心之人在背後主使。
因為整件事中有一個很大的疑點:為什麼秦始皇派御史去一家一家查問都沒問出個所以然,最後將附近的居民全部殺死?
毫無疑問,這是一件“髒活”,秦始皇派出的人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就是自己信任的人;第二就是心狠手辣,這點就不用說了;第三就是查案經驗豐富。
是以,前去查案的官員絕對不是那些講究仁義道德的夫子型官員,必定是既忠心又有能力的酷吏。
在秦始皇手下,最不缺乏的就是這種酷吏,可以說一抓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