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於奇正垮臺,她秦曉鸞別說什麼受寵了,恐怕聖上看見她就會覺得噁心。
對秦曉鸞來說,要想將來過得好,有兩個必要條件。
第一個就是於奇正不倒臺,第二個就是於奇正和大儀朝不翻臉。
而這兩點,都只能依靠李經才有可能做到。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和李經的利益是共同的。
不僅如此,和獨孤皇后利益也是共同的。
對獨孤皇后來說,李經是兒子,於奇正是女婿。
最好最好的結果不就是兒女都能過得好嗎?
在她心裡,於奇正在域外立國並不是什麼壞事。我大儀朝已經這麼大疆土了,將來經兒登基,能守好祖業就已經完全夠了,還要那些不毛之地做什麼?
所以,大儀朝和於奇正之間相互之間不攻伐,就是最好的結果。
最後的一點隱患就是,這個秦曉鸞和李經之間那種不清不白的狀態。
關於這一點獨孤皇后也想出了一條妙計——借刀殺人。
她的計劃是:讓秦曉鸞負責自己陵墓的修建。
不管聖上是真愛自己還是為了他的名聲,十有八九會修建合墓,將來和自己葬在一起。
這麼一來自己死後,一定不會封陵,而是等到聖上駕崩之後,才會封閉陵墓。
以她這麼多年對自己丈夫的瞭解,不管從那個角度,李世明在臨終前一定會下詔處死秦曉鸞,以絕後患。
這樣一來,從自己死到李世明死之間的這段時間,後宮中就有一派擁戴李經的勢力,用以制衡陳貴妃、張淑妃等人。
等到李世明一死,秦曉鸞這個潛在的禍患也被除去。
由此,李經便能順順利利掌權。
打定主意之後,第二天獨孤皇后便求見李世明,提出要去看看新城的建設。
李世明自然是應允,兩人一起去看了已經到了尾聲的長安新城。
回到宮中,李世明興致頗高,顯得對新城的建造非常滿意。
獨孤皇后笑道:“臣妾也非常滿意。”
李世明笑道:“皇后最喜歡的是其中哪個建築啊?”
獨孤皇后搖搖頭:“臣妾不是對哪個建築滿意,而是對修建這個建築的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