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身體委實出了問題。
於奇正離開沒多久,原本在鎮南縣開酒店的曾慶福,就和王忠寶一起回到了京城。
後來王忠寶送李墨寧出嫁,曾慶福就一直留在皇宮裡做御廚。
曾慶福是個極其用心的廚師。
用心到什麼份上呢?每次給聖上皇后上菜前,都會先稱重,等到用膳完畢之後再稱重,每天都把稱重的結果記錄下來。有時間的時候便進行琢磨,核對每次稱重的結果,最後掌握聖上皇后喜歡吃什麼菜,以及口感偏好。這也是從最初他進宮之後,聖上皇后便點著讓他主廚的原因。
最近一段時間,他已經察覺到了皇后的口味產生了變化。以前一些愛吃的菜現在基本上都不動,但並不是對食材自身口味的改變,因為如果換一種做法可能又會吃。
從駙馬府回來之後,曾慶福就把近一段時間以來的稱重記錄全部調了出來,一點一點地仔細研究了一天一夜,最終發現了端倪。
問題並不出在菜本身的材質上,而是和調料有關。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只要是姜、蒜、蔥、醬等刺激性香料偏多的菜,皇后基本上都不動。區別最大的就是胡椒,以前皇后特別喜歡吃胡椒豬肚雞,但最近幾次上的一口都沒動。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就是皇后的胃部出了問題。
皇宮裡面內勤部門沒有哪個特別忙的,原因就是人多。比如說皇宮裡總有祭祀、御宴之類的時候,所以御膳房的人手就是按照這個標準配置的,總不至於每次聖上請個客還要臨時去找人吧,不安全。但是平時日常的話也就是皇宮裡的那些人吃飯,所以自然事情不多了。
閒下來的時候,自然就是三三兩兩湊在一起東吹西侃。
御膳房和太醫院相鄰,相互間這種串門也很常見。當然,這中間也有些利益交換在內。
比如說吧,你是一個御醫,雖然皇宮裡的東西你自己能吃,但你想不想帶點宮廷裡的果脯之類的東西回家給老婆孩子吃啊?畢竟皇宮裡的都是全國各地獻來的貢品,有很多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好吃的嘛。
同樣,你是一個御廚,自己生病了太醫院會給你醫治,但如果是家人生病了,想不想求太醫去幫著看一看啊?這就叫“人情”。
不過人情這個東西,又和自己所處的位置有關。
皇室之中,最為講究等階。拿太醫院來說吧,從上到下就有正一品太醫、從一品飲膳太醫、正二品正奉上太醫、從二品院使、正三品副院使、從三品左院判、正四品右院判、從四品內醫正、正五品御醫、從五品主簿、正六品醫官、從六品吏目、正七品醫師、從七品醫員、正八品醫女、從八品醫生、正九品實習醫女、從九品使喚醫女,等級分別非常清晰。
御膳房也是一樣。從上到下有總管、副總管、御廚、尚宮令、殿前尚宮、提調尚宮、尚宮、尚冠、尚衣、尚食、尚席、大廚、助教等諸多等級。
即便是不同職能部門,相互之間也是和等級上基本相當的人來往。
比如你就是御膳房裡一個劈柴火的宮女太監,人家專門給聖上看病的御醫和你之間,有個屁的人情可言?
當然,除了“階”之外,還有一個就是“職”。說白了就是和朝中大臣一樣,實權和虛職一樣的道理。
儘管曾慶福現在的等級只是三品御廚,但人家是欽點的為聖上皇后做菜的人,這個就是“實職”。就算是比他品階高的總管副總管,也得對他笑嘻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