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超群帶著“送武器”的隊伍走到一半,就傳來了於奇正大破呼韓軍、征服白羊族的訊息。
愣了半晌之後說道:“走吧,回去吧。”
兵將們納悶地看著他。
“現在去,只不過是討個喜,這種錦上添花的事何必做呢?”齊超群苦笑道:“也是我沒想清楚,于帥還需要我們幫嗎?”
說完之後又苦笑了一下,眉宇間隱有憂色。
之前他就有個疑問:以于帥和自己的關係,為什麼不是直接求援而是讓李墨寧寫血書?
最開始他也是想到朝廷那邊不好交代,但是現在他對這一點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他發現了一個之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問題。如果就是因為顧忌到朝廷的反應,讓李墨寧出面,那麼讓丁武來求援的時候也會託個口信,至少會把戰場的情況介紹一下,暗示需要自己怎麼做。但是在這方面丁武一個字都沒有。
現在得到大蠻王已經被打敗的訊息,齊超群不免想到另外一種可能性。
來求援這件事,根本就不是于帥的意思。
他早就已經計劃好了破敵之計,但是以他的風格,別說在打仗的過程中不會對任何人透露,即使是打完了也不會像其他統帥那樣,作為案例給大家說明自己當時是怎麼想的。
也就是說,來求援壓根就是李墨寧等人的自作主張,于帥甚至完全不知情。
這件事又說明了什麼呢?
第一,于帥有足夠的把握擊敗大蠻王;
第二,于帥根本就沒打算依靠自己,或者說依靠大儀朝的力量。
對於第一點倒沒有什麼多的可說的,于帥用兵幾可通神,關鍵在於第二點。
雖然齊超群還沒有收到於奇正具體是怎麼擊敗大蠻王的,但全部兵力去遠征白羊這件事他是聽說了的。由此推論,當時他們的情況是非常緊急的。不然,李墨寧也不會急得寫血書求援。
戰爭有很多的變數,再好的戰略戰術都有可能因為一個小的偶然性因素而失敗,這一點于帥不可能不知道。
雖然于帥用兵如神,但在真正分出勝負前,一切都是未知。
這個時候有一支援軍,就會大大增加勝利的機率,或者說加上一道保險。
可於帥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怕自己為難肯定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應該不是關鍵原因。
任何人生死存亡之際,都不會說因為不願意求人或者求的人會有些為難而不開口。
何況這次還不是于帥他自己一個人,而是有幾萬百姓。以他愛民如子的個性,絕不會因為這個原因不開口。
那也就是說,于帥壓根不準備求自己。
難道是不把我齊超群當兄弟?不對,應該不是。于帥他不是這種人。
那麼就只有一個原因了,他是不願意求大儀朝。
作為兄弟,於奇正和聖上之間那些沒法說的事情,齊超群是知道的。
率領飛鷹鐵甲遠征大漠,立了那麼大的功勳,就因為一個小金人削權削職,當時兄弟們哪個心裡不是不服?儘管于帥一句話都沒抱怨,但任何人遇到這樣的事情,都不可能心裡沒有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