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奇正實在受不了這貨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表什麼態?老子困了,要回去睡覺。”
說完之後怒氣衝衝地走了,連小乙跟上都被他吼了句“誰別跟著我”。
之所以“怒氣衝衝”,除了被王忠寶坑了之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現在自己完全就想不出什麼招,只能想辦法溜號。可是就這麼溜的話肯定溜不了,於是乾脆做出很生氣的樣子,讓你們也不好拉住我,也不好問我原因。
他這麼一溜,身邊其他的人可就傻眼了,紛紛把疑惑的眼光投向王忠寶。
在其他人看來,王公公剛才的檄文,雖說有“借鑑”之嫌,但肯定是事先準備好的。如果是臨時準備,哪有這麼順嘴的?這麼大的事,王公公肯定不敢擅自做主,那麼也就是說,這個檄文也就天汗授意的。可天汗為什麼會這麼生氣呢?
王忠寶也覺得很委屈啊。在他看來,于帥用眼神示意自己,肯定是事發突然,有些具體的事情還沒考慮好,又或者有些具體的事務還沒安排好,所以于帥本人不便發聲。那麼自己要做的,就是採取“拖”字決,先上去說一大堆沒有任何營養的廢話,幫主子把這些人拖住,給主子更多的思考和安排的時間。我搞出這麼一篇《討偽大蠻王檄》容易嗎我?怎麼個還惹他老人家生氣了呢?
難道說,于帥不打算討伐大蠻王?沒可能啊!
我王忠寶就算長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在出徵打仗這樣的事情上面做主。可現在的情況不是說咱們主動要去打他們,是他們兵臨城下了啊。目前來說,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怎麼打的問題。所以我念檄文是怎麼也錯不了的啊。
王忠寶這麼想,其他人也都這麼想。
一群人在那裡絞盡腦汁地想啊想,最後還是小乙一拍頭:“我想到了一種可能。”
眾人忙問是怎麼回事。
小乙說道:“我跟著于帥這麼久了,很少見過他發出過非常明確的指令。要想知道于帥的意思,必須從原話中琢磨。”
對這一點,大家都是很認同的。可問題在於,他剛才說的就是說困了要去睡覺,這又能有什麼深意呢?
小乙笑道:“現在可是又不是晚上,又不是午睡時間,于帥怎麼突然要睡覺?”
眾人立即集中精神,看著小乙。
小乙分析了起來。
首先軍隊的第一守則就是遵守秩序,像現在這樣亂哄哄一團,別說打仗了,就連組建軍隊都困難。試想一下,假如立即徵兵,以目前的現場情況一定會出現混亂。徵上了的喜氣洋洋,沒被徵上的肯定在那裡又是哭又是求的,事情就一定做不好。
第二,于帥本身就是統帥大家,最瞭解軍中將帥,尤其是主將的重要性。三族共主後,軍隊已經完全一體化了。不管是漢區的常固等人,還是烏蘭族的烏蘭裘等人,還是休屠區的廝布嚕等武將,都已遠征白羊。目前在王庭這邊的人,都是像阿米爾這樣的一些文官,以及沒有指揮過大軍的少量底層軍官,誰能擔任這個主將?沒有主將,就算只是運兵給王策,也是一盤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