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再來說說除了“民”之外的一個階層——官。
儘管目前沒有一個規範的官吏選拔體系,但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就是,這裡絕不會是像以前那樣貴族家就永遠是貴族。目前的所有官員,都是任命的。高階的比如阿米爾等人,是天汗直接任命。被任命的這些高階官員,再根據自己部門需要,去任命中級官員,如此下推。
儘管這樣存在著很多弊病和隱患,但至少平頭百姓也有機會去當官。
再來看看改革所會遇到的最大的問題:既有利益集團。
首先,漢區和烏蘭區都是新區,基本上不存在根深蒂固的集團勢力,這也是新興勢力的一個重大優勢。因此,存在這個問題的只有休屠族中的貴族。
這本來是個很棘手的問題,但在於奇正這裡輕輕鬆鬆迎刃而解。
要知道,於奇正成為休屠之主,不是依靠的族中勢力,而是靠的拳頭打下來的。這就沒有了諸多掣肘。而且他現在的威望如日中天,遇到這麼強勢的主子,那些原來的貴族斤兩完全不夠稱。
另外一點就是目前的改制並不是採取的“你死我活”的極端操作,並沒有把那些舊貴族逼到無路可走的份上。
就拿官員任命作為例子來說,不管是阿緹雅還是阿米爾任命官員,都肯定是在自己所熟識和了解的人裡面進行選拔。從生活圈子來說,她們所能接觸到的,基本上也是這些貴族。因此從整體上來說,本族的官員也還都是那些原來的貴族。
退一步說,即便將來天汗效仿大儀朝,用科舉之類的公平取士,那麼他們這些家庭的子孫也是具備很大的先天優勢的。畢竟就算是大儀朝,能讀書的平民也不過十者其一而已。
人都是服有本事的人的,即便是以前那種世代相傳的模式,對於那種完全依靠血統自己本身就是個廢物的人,即便在貴族內部,也是瞧不起的。
更有些目光比較長遠的貴族,覺得現在這個制度對後代利大於弊。他們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孫變成廢物。只有面臨被淘汰的危險時,才會有更大的動力學本事。在這個制度框架下,他們也能有更大的力度去鞭策子孫學習。
這麼一來,如果子孫沒本事,就守著這份家業過富足的日子;如果子孫努力,就比平常人有更高的起點,取得更大的成就。
就這樣,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以律法為準”迅速成為了所有人都認可的做法,這也就是人心所向。
律法得到有效實施,所改變的還不是社會規則自身,更改變了人們的觀點。
人是一種群居性動物,構建社會的基本概念就是“群體”。原有的依靠血緣關係建立起來的群體觀念變得淡薄,“國家”概念得以強化。
在目前的聚集區,提到“我們”這個整體時,人們更多的想到的是“同在天汗治下”,而不是“我是休屠族你是烏蘭族”的區別。
也就是這種群體觀念,休屠王城中的人對逃難而來的漢區人的看法是“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他們現在落難了,咱們能不幫嗎?
於是,休屠王城中的百姓紛紛開啟家門,讓漢區來的人去住進自己家。可這麼一來,新的問題就出現了。
漢區的人口財物能這麼快撤回休屠王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實施了軍事化管理。
既然是軍事化管理,就要講究一個統一。所有從漢區撤回的人,從這次的有序撤退中親身體會到了“遵守秩序”的重要性,就更加不會做出單獨行動的行為。
有一部分已經去漢區生活的休屠良民,連自己在這邊的親戚邀請都謝絕了,給出的理由是:相信天汗,相信臨時護衛隊。沒有得到上面的批准,絕不擅自離開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