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其它小說>皇上您該去搬磚了> 669.又一個成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69.又一個成語 (1 / 2)

聽到這裡,梁惠王不由得問道:“那你呢?”

丁廚師笑著繼續回答。

如今他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幾千頭了,但刀刃鋒利得就像剛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樣。

那牛的骨節有間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寬寬綽綽地,那麼刀刃的運轉必然是有餘地的啊。

也就是因為這樣,才能做到十九年來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

不過即使是這樣,每當碰到筋骨交錯聚結的地方,看到那裡很難下刀的時候,就會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

接著把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輕輕的豁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

這個時候提著刀站立起來舉目四望,為此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然後把刀擦抹乾淨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這番話,懂得了養生的道理了。”

李世明講完之後,秦曉鸞拼命地拍起巴掌來,旁邊二個侍女也馬上跟著鼓掌。

不過,在李世明眼裡,兩者之間的區別可是太大了。像這之類的故事,說給不知道的人聽很有成就感,但若對方本來就知道,就沒多大意思了。

作為長期在宮裡的宮女,多少都會有人教習過一些文化,這兩個成語婉兒和冷秋是肯定知道的。她們表現得這麼興奮,無非就是拍馬屁了。

可武才人就不同了,出身寒微又是女子,根本就沒可能去讀書識字。

雖說在營造方面頗為內行,想必也是自家老爹從事這個行業,自小耳濡目染,加上天生聰慧,便有了那些成就。即便如此,也還是受到客觀上的一些侷限,不知道這些成語典故實在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如果做個類比的話,以秦曉鸞先天和後天的條件建立出那麼大一個秦氏集團,其難度根本不亞於他李世明打下這麼一個天下。

這麼一想,一種同類人的感情在李世明心裡油然而生。

轉念一想,自己現在風光無限,但打下這個江山,其中收了多少苦擔了多少怕,沒有人能夠知道。即便是從萬千造反的人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唯一的成功者,但並不表示事情就結束了。

打了天下之後,還有一個治天下。

他本是武將出身,對於治國這種活,其實並不比一個童生強多少。還是得從零開始,一點點的學習和掌握,才有瞭如今這太平盛世。

無限唏噓之餘,李世明不由得又想到秦曉鸞能撐起一大攤子,也不知道受了多少苦呢。這麼一想,一股憐惜之情更是湧上心頭。

李世明不由得伸出臂膀將秦曉鸞納入懷中。

秦曉鸞微微扭動身子說道:“聖上,您還沒講那個什麼輪的故事呢?”

李世明見她說話間的語態神情嬌憨無限,就像一個孩子在大人面前撒嬌一樣。對孩子,大人們總是有著無條件的寬容。

因為孩子是最純潔的,而且他們並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面對一個稚嫩的孩童,一個正常的成年人,絕對會升起憐愛和保護之意,李世明現在便是如此。

李世明抱著秦曉鸞坐在自己腿上,開始講了起來。

這個典故和剛才的庖丁解牛一樣,也是出自於《莊子》,講的也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