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不羨一下愣住了,還真是關二爺他老人家的後裔啊!可是,你應該去找姓劉的和姓張的去啊,攔住我路幹什麼?
“在下以販賣蜜餞為生,適才聽得先生說可以做廣告,於是冒昧前來洽談。”關習說道。
楊不羨心想:哦原來不賣棗了,改賣蜜餞了。不對啊,這蜜餞不也都是果子做的嗎?敢情是比老祖宗生意升級了啊。
蜜餞,以桃、杏、李、棗或冬瓜、生薑等果蔬為原料,用糖或蜂蜜醃製後而加工製成的食品。由此可知,除了製作工藝之外,果蔬的原材與蜜餞的好壞有直接關係。
歷史的長河風雲變化,大到國家小到家族,總是盛衰無憑隨波浮沉。
所謂時勢造英雄,總有一些原本平凡的小人物,在那些風起雲湧的年代,成為天空中最閃亮的星星。
同樣,盛極一時的朝代或家族,也終會淹沒在歷史的星河。
隨著蜀國的沒落,關家後人也分散到各地。其中有一支就回到了祖籍解縣,雖說家道中落,但卻不想去做下九流的事情,以免辱沒祖宗的名聲。
可人總要吃飯啊,於是不知道哪一代的人才想出了個點子——咱們去賣棗。
畢竟咱祖上就是做這個的,也就沒什麼不妥了。
於是乎,從他那一代開始就和祖上一樣,以賣棗為生。
可這賣棗有個問題,不可能一年到頭都有棗子賣怎麼辦呢?於是就把生意擴大到賣其它果子。
再往後,就又擴大到賣蜜餞。
不管賣什麼吧,關家後人時刻都記得自己是壽亭侯的後代,這“忠義”二字可是什麼時候都不能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