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就想到一點,營造署應該有原始圖紙。
算了,那就先去呼叫他們的圖紙,只要大致上能合得上,先做出總體設計,將來對不上的地方再去改了。
於是秦曉鸞就直接去了營造署,想來最近其他營造隊伍多半也都是在這裡參閱,應該問題不大。
可是到了營造署之後,才發現自己天真了。
荊州城這種重鎮的建設圖紙,屬於是機密檔案,根本就不可能隨便調閱。
除了幾個大的,有官方背景的營造隊伍之外,一般的隊伍根本就不可能見到水文丈量圖。
別說像秦家班這種沒時間去測量的,就算你有時間也不可能。
敢私自組織人員去丈量全城的各種尺寸和設施,折衝府不把你給當“細作”抓起來砍頭才怪。
秦曉鸞面色發苦,但她本來就是那種越是遇到困難越要上的性格,於是打消了退縮的心理,纏在營造署問怎麼樣才能獲得能查閱圖紙的資格。
營造署照本宣科地擺出了相關的要求。
需要營造隊伍至少成立二十年以上、規模在千人以上、之前有過營造政府保密工程經歷、主要負責人需至少上溯五代以上沒有犯罪記錄……
重點是,以上種種要求必須所有都達標,任何一項不滿足都不行。
秦曉鸞白了臉。
鬧吶?太子不是發榜說營造隊伍都能來參加投標嗎?
就你們這條件,能滿足的有幾個啊?
營造署官員倒是很有那麼一點錚錚鐵骨的氣概,當即答覆:太子的榜文,也得在現有法度範圍之內實施!
秦曉鸞頓覺無語。
李經啊李經,你這不是在逗姑奶奶玩嗎?明明就不能參加,你還叫我來作甚?
心裡抱怨歸抱怨,但她轉念一想:這事也怨不著李經。
作為太子,他不可能做到對所有部門所有很細的一些管理條例都非常熟悉。
他來負責這件事,從大局來看,希望能集思廣益,所以張貼出榜文自然是沒錯。但他也不可能把每一處具體實施過程中的細節全部考慮到。
這就出現了大方向和部門規章相沖突的地方。
當然,這也不能怪到營造署頭上。
如果具體負責事務的官員,只知迎合上面的意思,視規章制度為無物,那麼國家法度就會漸漸鬆弛。
拿這件事來說,如果營造署的官員因為太子張榜就不顧制度,隨便來個人就讓他查閱圖紙,那麼荊州城城防機密就可能外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