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這個思路去推論,那麼就得到一個結果:秦家班絕對有過人之處。
“啪!”有個專家激動的拍了一下桌子。
“我記起來了!”這個專家叫道:“昨天我去宋麻子茶館聽說書,他就提到一個時事。說在落鳳鎮有一個營造班子的採石場,有一種叫鐵滑車的工具。”
“哦?趕緊說說。”這事胡沐風倒是第一次聽說。
“就是說他們能建造滑軌,然後透過鐵滑車把石料從山上放下來。”這個專家答道。
“這沒什麼吧?林場在山上放木頭下來,不都是利用水流嗎?”立即有人提出質疑。
“我當時也是這麼想的,估計也就是差不多的概念,被宋麻子誇大了。所以沒太在意這個事。現在細細想來,這可是一項了不起的技術啊。”開始那個專家說道。
“怎麼個了不起了?不都是利用材料在高處依靠自己的重量下落嗎?”質疑的人繼續質疑。
“兩者承載基礎不同,從原理上就不一樣了。但水流和陸地是完全不同的啊。一個是流動的,一個是靜止的。”專家說道。
“不錯。建立這個滑軌就有很大的技術難度。首先就是滑軌自身的材料,要能承受重物的不斷碾壓而不變形。光是這一點,就已經很難做到了。”有材料方面的專家說道。
“還有,水流送木,不用考慮撞擊而產生的損耗問題。如果是在陸地上,就必須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怎麼樣鐵滑車停止,也是個問題。”又有人說道。
“我明白了!”胡沐風敲了一下桌子說道:“假如這個鐵滑車能在平地上使用的話,就解決了荊州城建造所需重型材料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恰恰是咱們進度的瓶頸所在。”
有人試探著說:“據說擬任的太子少詹事,以前就是秦家班的。那也就是說……”
在場的人都明白了。
之前所有人都猜想,太子是因為於奇正推薦的秦家班。
現在看來,情況完全相反。
是太子知道了秦家班的這項技術有可能解決材料運輸問題,才重用於奇正,由他來解決這個關鍵性問題。
這個發現讓大家異常激動,胡沐風也不賣關子了:“其實秦家班的技術不止這個。之前我不知道鐵滑車這事,但從我外甥口中得知了秦家班的另外一項技術。”
說完就把秦家班的“混凝土”說了出來。
專家們一個個眼珠子都快掉了出來,這簡直是神乎其技啊!
按照太子的標準,夯土城牆是肯定不能滿足要求的。
也就是說,必須使用磚或者石。
而如果用磚石來修建,就又有了另外一項技術難題,那就是磚石之間如何保證不傾斜不鬆垮。
儘管可以透過修建時相互擠壓的力學原理來實現,但是那對工匠技術的要求實在太高了。
也就是這樣,無法保證工程的進度。而有了秦家班這種粘結劑,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高瞻遠矚啊!英明神武啊!大家對太子的仰慕之情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氾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一邊講著專家組研討的過程,胡沐風不斷偷偷瞟這於奇正,判斷這位上官的想法。
“很好!”於奇正說了起來:“專家就是專家,這麼快就想通了這些。”
胡沐風暗自撥出一口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