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人多力量大這個詞用在採石行業絕對沒錯。秦家班採石場現在已經有了二十多個人,已經是他們那些作坊式的好幾倍。
其次,即便他們能集中人力,也沒有像郭順溜這樣的爆破人才,無法採用秦家班那樣的爆破法。
退一萬步說,即便他們能請到這樣的人,也解決不了採石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運輸。
要想建秦家班那樣一條軌道,無論是人力物力還是技術,都是他們絕對做不到的。
也就是說,即便你有本事採出石來,你運不出去有什麼用?
接著他們就打聽到了另外一件讓他們震驚的事,那就是秦家班採石場員工的收入。
產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秦家班採石場的利潤是他們這些小場的幾倍。
而且在秦曉鸞制定的薪酬模式中,絕大部分利潤都分給了員工。
這麼一算下來,一個普通員工的收入就比其他採石場當家人還要多了。
更重要的是,採石場中有的工人家中的女性在秦家班服裝廠的收入,又是非常豐厚的。
男的在採石場,女的在服裝廠,夫妻兩個人的收入加起來,和採石場一家四、五口人賺的錢差不多。
像錢景生和郭順溜這樣,又是管理幹部又全家在秦家班做事的,那就更加沒得比了。
這些採石場的小老闆,對錢景生那是再熟悉不過了。
原本大夥都是在同一個平臺,誰也比誰強不了多少。可現在就這麼短短兩個多月,雙方收入的差距就拉得這麼大。就這個發展趨勢,以後還會越拉越大。
各人在家裡商量一通,覺得與其自己這樣小敲小打,不如干脆想想辦法,去秦家班做個員工更好。
於是一大早就有人拖家帶口的來錢景生他們這座山上拜年,順便探探口風。
這一有人行動起來,其他人看到之後就再也坐不住了,於是也紛紛跑來拜年,實際上就是來談能不能到秦家班做事。
錢景生和郭順溜合計了一下,天門縣範圍內能採石的地方很少。落鳳鎮採出來的石頭從來都不愁賣,只是一直受限於產量和運輸,只能賣出去那麼多。
加多人手加大開採量完全不用擔心銷售的問題。加上這些人本來就都是熟手石匠,比一般人可是強得多,於是就都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秦家班採石場的人員一下子就擴充到了六十多人,而且現在大部分都是熟手。
聽完兩人的話,眾人興奮的站起身鼓掌起來。
蘇逍說道:“你們兩還真的是立了新年首功。”
黃鐵柱也說道:“這可是開門紅啊。老婆子,加菜,加菜。”
在廚房幫忙的黃嬸探出頭來:“你以為在你家啊,加菜加菜的。”
秦曉鸞笑著說道:“不都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