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怎麼了?”李墨寧不解地問道。
說實話,看到哥哥突然變得這麼嚴肅,李墨寧還真的是覺得很不習慣。
李經食指和拇指夾著那塊玉端詳著,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李墨寧坐到李經旁邊,撒嬌地叫道:“皇兄……”
李經這才如夢方醒,對李墨寧解釋了起來。
當時拿到那塊古玉時,他不知道怎麼的突然想起來了“三個肉包子”的笑話。
在這個世界上,有著無數的級別。在底層級別中看上去很奢侈的東西,對於上層來說根本就是生活的必須。
同理,上層人眼裡很普通的一件小玩意,在底層的人群中就是珍寶級了。
這塊玉雖然是一塊質地還算不錯的古玉,不過在李經眼裡算不了什麼,他自己隨便拿著雕的玩的都比這個好。特別是玉器上那拙劣的雕工,又把這塊玉的價值拉低了無數。
但他突然想到一點,這原本是一個鄉下山野女子的飾物,這就有點反常了。
按照常理,一個鄉下人家得到這麼一塊好玉,必定是視若珍寶。一定會盡自己可能的找到好的玉匠,雕上自己滿意的圖案。
玉匠的手藝好壞姑且不談,但是在這鄉下地方,接到這麼“貴重”的玉器,一定會非常認真的雕刻。
而這個玉上面的雕刻非常粗糙,很明顯完全沒用心。不說別的,光是印章上哪個小獸,像狗又想貓,反正沒半點老虎的意思,更別說螭虎了。
這個手工,就和自己七八歲的時候差不多,純粹就是暴殄天物。
但是很快李經就發現了問題。這塊玉石雕工雖然看上去十分拙劣,但如果認真去看的話,儘管玉匠在盡力掩飾,卻還是能發現一些端倪。比如無意中展露出來的陰陽雙線同雕術。
這就相當於一個書法大家,刻意去模仿一個剛學寫字的孩童的字。
更重要的發現是,儘管玉器已經被人故意在泥土中打過滾,但對李經這種從小就在玉石翡翠中打滾的人來說,這些假象一點意義都沒有。用小指尖挑開口,還是能辨別出刻痕並不是很久遠。
那麼首先,就能得出一個結論:有人在掩飾什麼!
若是坦坦蕩蕩,何須做這種藏頭縮尾之事?那麼就算和傳說中的傳國玉印無關,其中也必有隱情。
之前王啟道審問秦曉鸞時,李經就特別留意到那個鄉下的一枝花。
自幼生活在宮中,各式各樣的美女他都見過,偏偏這個鄉下女子,給他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很奇妙感覺。
緊接著他就核對了這個案子的卷宗。
那個叫做賴利頭的報案人提到,秦曉鸞是在地穴之中得到那塊玉的,而當時和她一起墜入地穴的,就是一個叫做於奇正青年男子。
而之後的探訪記錄上,卻沒有這個人的任何記錄。
這就頗令人不解了。按照卷宗裡的描述,秦曉鸞和這個於奇正之間肯定是關係匪淺,否則也不可能同時去察看窯洞,而且只有他們兩人跌落地穴。
兩人跌落地穴之後發生了什麼,雖然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兩人沒有二女私情,也至少是同生死共患難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