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普古知道耶律重元對於郭喜和火器作坊極為看重,所以才會向郭喜提出,讓其搬遷到中京大定府。
如果繼續留在南京這裡,一萬宋軍兵攻下遼國南京,則郭喜的火器作坊也跑不掉。
遼國可就只有郭喜的這個火器作坊,一旦被宋軍所截獲,那遼國便再無與宋軍相抗的資本。
曾經擔任過北院大王,如今又是南院大王,蕭普古的目光長遠。
在他看來,即使整個南京道都丟了,也不能將遼國的火器作坊給丟了。
郭喜聽到蕭普古的判斷,並沒有反駁。如今南京的局面並不安全,他當然是知道的。
既然蕭普古已經提出來,而又無法聯絡上陛下的情況下,自己聽從蕭普古的安排倒也沒錯。
而且蕭普古完全是出於一片公心,並沒有將郭喜留下作為自己的助力。
“蕭大王,既然你如此判斷,那麼在下便依你所言,帶人撤離南京就是。”郭喜對蕭普古一拱手,“蕭大王也要保重,若是南京道已不足守,便帶兵撤去中京。即使陛下知道蕭大王所為,亦不會責怪。要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郭兄有心了,若是真的大勢不在,我會帶人撤走的。”蕭普古點頭道。
郭喜告辭之後,便去了火器作坊,帶人收拾準備撤走。
而蕭普古則派出南京城內的騎兵,向神衛軍不斷的騷擾。
若是能將神衛軍打退,南京道自然也會無恙。但是真正讓蕭普古覺得危險的,則是易州、歸義、固安三城的漢軍團練的投降。
這些漢人終究是一家,而南京道盡皆漢人,則使得蕭普古如坐針氈,感覺到極不安全。
出於這樣的考慮,蕭普古便決定對神衛軍要速戰速決才行。
如果再拖下去,陛下滯留於燕山隘口以北,而自己這裡又沒有擊退神衛軍。
則幽燕之地的漢人們,便會人心動搖,甚至會產生大宋更強的想法。一旦幽燕之地的漢人有了這樣的想法,則定然會紛紛向宋軍歸降。
所以,自己這裡一定要將神衛軍擊敗,方可阻止大多數漢人認為宋軍更強的想法。
當天,便有一萬餘遼軍騎兵衝出南京城,來至十里之外的神衛軍大營。
這些遼軍騎兵,不斷的向神衛軍大營射出箭,卻並不靠近。
雖然王壇命人向這些遼軍騎兵發射火箭彈,但是這些遼軍騎兵縱橫來去,卻並不靠近,所以傷亡也不大。
因為遼軍騎兵極為機動,神衛軍也只有派出自己的一萬騎兵,與之不斷的爭鬥廝殺。
王壇看到遼軍居然主動向自己挑釁,便直接帶了其餘的四萬神衛軍,向南京城靠近。
如今若是再與遼軍對耗下去,對於宋軍也不是個好的選擇。
雖然王壇也得到了燕山隘口被宋軍截斷的訊息,看上去宋軍的局面佔優。但是在沒有結果之前,還有可能會有變數發生。
若要一錘定音,便須將南京城拿下。
只有將戰果取到手中,才會使得王壇的心中踏實。
神衛軍來到南京城外五里處,南京城便城門洞開,蕭普古也帶著六萬遼軍衝了出來。
這六萬遼軍衝到神衛軍三里外,便忽然分成兩隊,從左右兩翼殺向神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