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樂侯》這本書終於寫完了。
回頭看一看,其中有發揮較好的地方,也有自己挺不滿意的地方。
雖然並非是按史實來寫的,但是其中一些基礎的東西,仍然是依託在歷史的大框架之下。
有些讀者叫真,認為從話本引申出來的故事不符合史實,這就沒必要再爭論了。
作者自己希望的是,在這個歷史的框架上講述一個吸引人故事。
在作者自己看來,雖然不是那麼成功,但也是付出了不少努力的。
兩百三十萬字,多少個日夜的耕耘,收穫多少也有一些。
歷史故事不好講,講的好了要捱罵,講的不好更要捱罵。
作者也去看過別人歷史下的評論,發現許多讀者都會去摳史實。
網路文學本身,尤其是穿越,根本不可能是紀實文學,因此與史實肯定是不同的。
所以,作者希望大家看待網路歷史的時候,可以寬容一些。
讓作者能儘量的發揮自身的想象,使故事能夠充滿想象力,能夠更加精彩。
這裡還想要再提一提一些小知識的認知問題。
花生這種作物,在中國有最早四千餘前遺蹟出土的炭化實物,還有漢代兩千多年前古墓出土的炭化實物。網上有新聞可查,並附有照片。
在這麼證據確鑿的情況之下,竟然還有人認為花生是從美洲傳來的。作者不知道,這種花生外來的觀點是怎麼來的,是什麼目的。
如果花生真的是從美洲傳來的,那麼可能歷史就要改寫,因為這就等於證明數千年前中國人便發現了美洲大陸。
還有閹豬的認知,不斷的有讀者在評論中留言,中國古代不閹豬,豬肉是腥臭的。
這讓作者很是無奈,這個觀點也不知道是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