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生,既是密封不好,可知為何漏氣?若是找到原因,便可帶半功倍。”黃四郎是工匠出身,一開口便可知其實幹精神。
高元生略為失望道:“這螺絲連線處,倒也容易。想來是受熱之後有所膨脹,才使得其有所鬆動。若是將這裡的螺絲換成軟些的黃銅,應可保證沒什麼大事。但最難的便是這活塞處,既要其往復不已,又要使其少有磨損才是。原本我是在其通路塗抹了油脂的,卻沒想到,還是很快便不耐用了。”
範宇皺眉道:“可是以銅和鉛做的活塞?”
高元生拱手道:“啟稟侯爺,正是以銅和鉛製成的活塞。便依侯爺之言,用兩片圓形的銅板,中間夾了一個圓形的鉛塊。但是……”
範宇擺了擺手道:“但還是漏氣,這也樣看來不行啊。先熄了火,將這個活塞拆下來,大家再看一看。”
很快便有數名工匠上前,將蒸汽機中的火滅掉把上面的活塞拆下。
眾人都湊到了活塞前,目光都落到上面。
範宇看到這個所謂的活塞,居然已經磨損了不少。
雖然上面還有殘餘的油脂,但是兩塊圓形銅板之間的鉛塊已經磨的與銅板齊平。
因為是金屬,並沒有彈性,所以這個活塞其實已經起不到密封的作用。
高元生看到這個活塞,便抬頭看向範宇的道:“侯爺,我曾聽你說過橡膠可以保證活塞密封,卻不知道何處可以弄到這種膠?”
早在當初高元生有了試製蒸汽機的想法之後,範宇便曾向高元生與黃四郎兩人說起過活塞的密封問題,順便也提過橡膠這種東西。
卻不想幾個月過去,高元生對此還記得。
範宇其實也挺發愁的,橡膠這東西遠在新大陸,以大宋的航海水平雖然能夠到達,但也不是一時半會兒便能解決的。
即使找到了橡膠樹,割了橡膠回來,也要將橡膠硫化之後才能使用在高溫密封環境中。
橡膠硫化的工藝雖然不是特別複雜,可也一樣要先有了橡膠才行。
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便是說的這種情況。
範宇看到,身邊的數人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的臉上,顯然是對自己抱有很大希望。
安樂侯一手將造作院發展到今天,有了百工技院、大宋科技學院,並且創造了百工和科學諸門新學問。在大夥看來,沒有安樂侯解決不了的問題。
如今碰到一個密封的小小問題,想來侯爺是可以輕鬆解決的。
看著眾人期盼的目光,範宇只能想辦法。實在不行,便派支船隊去新大陸又如何。
忽然之間,範宇想起來自己前世曾看過一份扶貧資料,其中便有山村鼓勵山民種植杜仲樹。而杜仲樹則可提煉出天然橡膠,這種杜仲橡膠據說比之橡膠樹的橡膠更優質。
當時範宇倒沒仔細看,只是晃了一眼而已。不過這就足夠了,如今派人去收集杜仲橡膠,只要能提煉出來,便可解決密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