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李用和的這些話,李賀的失望之意卻消退了不少。
“不如我與李國舅聯名上奏,詳述儂氏所言之事,一邊收服西南夷各洞各寨,並派人前往大理探聽虛實。”李賀多少是有些野心的,此時倒是勸說起李用和來,“若能使得官家意動,則子孫便有實打實的祖上功勞。”
李賀顯然也知道李用和的心思,這話倒是說的十分直白。
兩人都偏向於阿儂所說的出兵大理,但是大理並沒有對大宋如何,卻是沒有足夠的藉口。
若是在沒有官家示意的情況下,對大理擅自出兵,那就是擅啟邊釁,後果難料。
李用和想了想,便對李賀道:“如今大理與我朝雖無宗藩關係,亦無矛盾之事。若要勸官家對大理出兵,還是要有個妥善的理由才是。否則,這理由不可壞了官家仁君之名。”
“這有何難!”李賀卻哈哈一笑道:“便說我朝與大理之間的各洞各寨的西南夷,自太祖玉斧劃界以來,其實歸屬不清。我朝的詔令他們不敢不聽,而大理的詔令亦同樣如是。若是我們藉由儂氏往勸,使之皆為我朝之屬,則大理必定興兵討伐。那時,大理便是在對我大宋侵土擾民了。”
李用和想了想,“那麼,我們先向官家上書,請授這些洞主寨主們官職,無論大小,皆為我大宋的團練指揮,以安邊民之心。由朝廷賜以告身官袍,示以隆恩。”
這兩位李姓的將軍,在營帳之中你一句我一句,便定下了計策。
雖然這計策並不是那麼周密,可是因為大宋與大理在玉斧劃界之時就很粗糙,所以這計策竟也天衣無縫。
當天,李用和與李賀兩人,便順利的進入了廣源州城中。
為了迎得宋軍的信任,儂智高與阿儂甚至主動的遣散了麾下絕大多數的兵士,只留了幾百人的部屬。
對此李用和與李賀兩人,對儂氏母子給予了高度評價。
而且,兩人向官家的上書,也是當著儂氏母子兩人的面寫就,讓兩人過目之後,才封了火漆送走的。
這等開誠佈公的態度,迅速便使得雙方互信上升了一個高度。
為了表示儂氏的感激,阿儂與儂智高母子表示,次日便可派人外出,遊說西南夷各洞各寨歸附大宋。
在西南已經平定的訊息還沒傳回東京洛陽之時,倒是曹傅的大宛天馬已經送到了洛陽。
數千匹大宛天馬,被送到了洛陽城外的御用馬場,這麼大的動靜如何能不驚動朝廷上下。
官家親自帶著朝臣和勳貴們,來到城外的馬場,都欲對這大宛天馬先睹為快。
大宋鹿鳴報更是頭版頭條刊出訊息,大大的標題“天馬當從西北來,今安匹兮龍為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