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智高母子兩人,對於宋軍的感覺是比較複雜的。
一來宋國傲慢無比,對於儂氏求內附的要求置若罔聞。二來,卻以出兵滅掉了大瞿越,活擒了李佛瑪父子。三來,宋軍又派出來五萬大軍,要征討儂氏的天南國。
這些事情在儂智高母子看來,就是有些精神分裂的行為。
但是一想到大宋的傲慢,似乎又合乎情理。
儂智高之母阿儂半晌才道:“既然宋軍數萬人已經到來,想是我們向其示好對方也不會接受。不如先與之交戰,若能使之知難而退,我們再向宋國示好,應該可以無事。”
“阿媽說的對,如果我們不是宋軍的對手,便去大理投奔段氏如何?”儂智高開口道。
阿儂搖搖頭道:“我們與宋軍交戰,不必死戰。若是有了敗象,便立刻向宋國投誠便是。大理段氏遠弱於宋,哪裡敢收留我們母子。只怕我們去投奔,對方便立時會將我們交給大宋處置,到時連活命也不可得。若是稍顯敗象便投宋,尚有可能為官家代為牧民。你如今乃是我儂氏之主,務必不使家族滅絕才是。”
聽了阿媽的話,儂智高點點頭道:“既然這樣,我們的退路也不多。若是將這五萬宋軍擊敗,騰挪的空間便大了起來。儂氏自立一國,也才有了根基。”
“我兒有志亦是好事,但事不可為之時,便莫再強求。”阿儂點頭道。
儂智高這時有了決斷,便立時吩咐手下的人去準備。
相對於交趾,儂氏實力大有不如。但是手中依舊有四萬餘人馬,可供儂智高調動。
而且其中有五百頭大象和一千餘人組成的象兵,這也是儂智高的底氣所在。
想那些宋軍都沒見過象兵,到時與這等龐然大物交戰,必定會驚慌失措。
不過,儂智高也沒敢大意。宋軍行軍的路線只有那麼幾條,其中最好的一條,便如上次一樣,由左水乘船逆流而上。
所以儂智高便帶四萬大軍傾巢出動,先一步到達龍州。
龍州這裡乃是數十里方圓的一塊平原,宋軍數萬大軍若是登陸,這裡便最為理想。
同時儂智高也派人準備了許多竹排,派出五千水性上好之人組成了水軍。
若是宋軍逆左水而來,便可派出水軍與宋軍周旋。
當他領軍到達龍州之後,關於儂智高的訊息卻也送到了李用和的手中。
在西南夷人中,同樣有許多願意為了大宋辦事的族人。給宋軍通了訊息,便可領取賞錢,何樂而不為。
一算時日,李用和知道不能再拖延出兵的時間,否則的話自己這裡按兵不動,伏波軍從升龍府那裡出兵就是白忙活。
休整的這幾日間,糧草船隻也已經備齊。
李用和想了一番並無不妥之處,這才命人出兵,一支船隊順左水而上,直接殺奔了龍州。
龍州的地方不大,雖名為州,但實際也就是個鎮子。
宋軍的船隻數日之後到達距龍州二十里的河面之時,儂氏的水軍也出現在河面上。
儂氏的的水軍皆為竹排,堵塞了整個數十丈寬的河面。
李用和在自己座船上,舉起望遠鏡看到對面的竹排上人的面孔都清晰可見。當然也能看到對方的人數並不是很多,大約有數千人之眾。
可是問題也來了,對方的竹排雖小,可是卻非常靈活。
而宋軍的船隻則是排成了一隊,逆水而上航速緩慢。
若只是船速慢還沒什麼,關鍵是對方的竹排可以一擁而上。而宋軍的船隻雖大,但只要三條船並排,便會非常容易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