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昌來說,龜茲地區是個很重要的地方。這裡是天山雪水匯入塔里木河的交匯點,水草豐美莊稼茂盛,是塊宜耕宜牧的寶地。
若是被新西夏將龜茲輕易佔了去,對於高昌國力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
因此龜茲的守將,便命令散佈在周圍的兵力,都靠攏向了龜茲城。
野利仁榮與嵬名阿勒兩人也並不在意,當初從高昌借道遷徙之時,便已經試過高昌國的戰力。
那一次是嵬名阿勒動的手,在他看來高昌軍隊實是有些不堪一擊。
雖然知道龜茲又增加了兩萬騎兵,但是這反而讓兩人鬆了一口氣。因為明面上的敵人並不可怕,同樣亮出來的力量也並不可怕。
若是龜茲沒有將這一支力量顯現出來,野利仁榮與嵬名阿勒兩人才會更加警惕。
但是現在卻不同了,龜背城裡外的五萬人馬,應該就是龜茲的所有兵力。
新西夏大軍於兩日後,來到了龜茲城外。
龜茲城乃是大唐之時所修,如今看來依舊還是唐時的城牆。
只是城中如今已是物是人非,都換成了回紇人。
新西夏的大軍,在城外列陣,前後佇列嚴整,氣勢極為肅煞。
城上龜茲守軍看著新西夏的人馬,卻也並無多少擔憂。
野利仁榮只是往龜茲城上看了一眼,便對嵬名阿勒道:“擊鼓。”
嵬名阿勒傳令下去,很快便響起了點鼓聲。
只見對面龜茲城的大門開啟,一隊隊的騎兵從城中列隊而出。此時雙方相距足有五里遠,卻也能看出對方戰馬的高大不凡。
嵬名阿勒不由讚歎道:“這些高昌人的戰馬都不錯啊,要比我們從遼國弄的那些戰馬高上一些。只是不知道好不好用。”
他這裡所說的好不好用,便是這些戰馬的耐力和力量。
遼國戰馬雖然矮小一些,但是力量和耐力都是極好的。嵬名阿勒換過不少戰馬,高頭大馬也曾騎過不少。但是要說滿意,怕是更滿意那些相對要矮的遼國戰馬。
“左右不過是些馬匹,即便跑的快些,怕也跑不到我們的面前,便被火器打成了潰敗模樣。”野利仁榮道:“不過,他們也用不著讓我軍使用火器,派兩萬騎兵,與之對戰即可。”
對騎兵用火器,主要是不夠靈活,而且騎兵若是發現了火器的犀利,定然會四散而逃。用火器的效率,還不如用騎兵互相交戰。
雙方各自派出兩萬騎兵,隨著雙方的戰鼓一聲聲催的越來越急,兩方騎兵的馬匹也開始了放開了速度。
原本還算輕快的馬蹄聲,如今已經變成了極沉重的聲音,實是讓人感覺壓抑的很。
雙方其實派出的都是輕騎兵,但是速度已經提起,這奔跑聲便成了轟鳴。
在雙方大軍對撞的那一刻,龜茲城外簡直就是地動山搖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