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有所悟?被人用火繩槍給轟了一槍,能悟出來什麼,難道他悟出來捱打會痛嗎。
雖然覺得範宇有些誇大其辭,但還是引起了官家趙禎的好奇。
“安樂侯你且說說,李璋他小小年紀,卻悟出了什麼?”官家趙禎問道。
張堯佐此時也湊趣道:“李璋若有所悟,官家應該提拔他才是。”
範宇笑了笑,這個張堯佐以為自己是在幫李璋再進一步,卻是會錯了意。李璋乃是官家的親表弟,可輪不到自己來幫他提拔。
“是這樣,剛才臣去看李璋的傷勢,待太醫將其傷口中的彈丸取出幷包紮好之後,臣本是要離開的。可是李璋卻拉住了臣,他說道,那火繩槍十分犀利,竟能透甲而過入肉甚深。若非擊中腿上肉厚之處,而換了其他要害,則凶多吉少。”範宇對官家緩緩的說道。
只是還沒等範宇接著往下說,官家趙禎便眉頭上跳。
“郭承佑這個混帳東西!”官家趙禎有些壓不住怒氣,“火繩槍如此犀利,他卻胡亂讓人擊放,實是……實是太過胡鬧!”
本想喝罵出口的,但是官家卻還是及時收了口。
範宇對官家拱拱手道:“官家不必為了郭承佑生氣,好在李璋的傷勢也不算很嚴重。但是李璋此子悟性不錯,他覺得這火繩槍如此犀利,再加上火炮與火箭彈等火器,將來的戰爭諸事,怕是會生出鉅變。以後的戰事,便不會再是刀劍弓弩為主,而是以火器為主。”
“與遠近交攻的火器相比,弓弩已是毫無用處,而刀劍也只是貼身之後才會用之。”範宇讚歎道:“臣起先還有些不以為然,但是仔細一樣,卻是越琢磨越有道理。臣主管造作院,深知火器之犀利。我朝前些時日收復燕雲,與遼國之間大戰,其中勝敗基本便要看誰的火器打的遠威力大。而今又有了火繩槍這等便於面對敵軍衝陣之時施放的火器,則刀劍也只是偶爾用之了。”
範宇將自己當成了一個旁觀者,甚至對官家趙禎說,自己也只不過是聽了李璋的話才悟到此理的。他這麼說的意思,便是不想讓官家認為自己是有所圖。
如此一來,使得朝廷重視火器,將軍隊火器化,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只要中原王朝願意,將來不管還有沒有大宋,只要歷代統治者還重視火器發展,那麼中華至少以後會少些苦難。
因為想要火器犀利,就不得不發展工業,戰爭才是科技的催化劑。要保持科技發展,便要令百姓開智。以中華的體量,再加上足夠先進的武器和開智的百姓,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範宇雖然暗中在對大宋一直做出了一些影響,但他也只個皇親而已,並不能直接使用權力。
他現在所做的,便是給權力的擁有者趙禎,一點點的施加影響。
待官家明白了這個道理,便會產生一種自上而下的改變。
大宋一旦將火器在軍中普及,那麼將來什麼金國崛起、蒙古滅宋,基本就不可能發生了。
很難想象,一支冷兵器軍隊會戰勝一支熱兵器的軍隊。
兩者根本就不在一個維度上,也沒有什麼可比性。不要說什麼騎射在短時間內還不會被淘汰,那是在沒有一個穿越者引導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