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重元這些日子也非常不好受,他帶著十萬大軍駐守歸義城。前有李惟賢堵在斷雲嶺,有狄青展昭等人堵住了燕山隘口。
還有折繼宣領著近三萬騎兵,不斷壓縮遼軍的活動空間。
在這種情形之下,耶律重元不敢輕易出戰。而他派出去打通燕山隘口的耶律和泰,也在殘破城關之上被狄青給刺死。
如此一來,遼軍失了糧草輜重的來源,歸義城中的糧草,所能堅持的時日便最多隻有一個月。
耶律重元身為遼國皇帝,自然不會就這樣使自己陷於絕地之中。
對於駐紮於斷雲嶺最近的李惟賢部,遼軍每日都會派出數千騎兵,在其大營周邊逡巡騷擾。
而李惟賢也明白遼軍的意圖,顯然是要給宋軍制造混亂。
但是他除了按兵不動之外,便是給折繼宣傳信,使其護好大軍的糧草運送線。
只要將遼軍堵在歸義城,使其無法逃脫,那麼遼皇耶律重元便拿宋軍沒有辦法。
若能將耶律重元活擒或是斬殺,想一想這等功勞,便會使李惟賢心頭髮熱。
耶律重元那可是遼國的皇帝,無論是斬殺還是活擒,都足可使自己得封公爵之位。
在李惟賢看來,遼軍越是挑釁,自己就越是要沉住氣,不可給了遼皇逃跑的機會。
只不過耶律重元,對於目前遼軍的處境雖然不滿,可也並沒有陷於絕望。
他之所以帶兵駐紮于歸義城,並不是沒有原因。
這裡看上去似乎只要被堵住,就成了一塊絕地,但這裡也是一個重要的節點。若不是身後的隘口竟然被宋軍給堵死,歸義城便是反攻大同的最佳基地。
如今宋軍佔據了先機和上風,耶律重元也同樣有著自己的後路。
他每天派出騎兵騷擾李惟賢的天武軍,便是使宋軍誤判遼軍沒了辦法,似要做困獸之鬥。
但實際上,耶律重元卻在暗中,派出了一萬餘遼軍騎兵,走小路穿山繞過了天武軍的斷雲嶺大營。
這支遼軍在三日之後,便到了天武軍身後的野狐嶺,當夜就對天武軍的大營發起了突襲。
不斷的有火箭彈從夜空之中橫空而過,還有一隊隊的遼軍騎兵,在天武軍大營的北面縱橫馳騁,同時向營中射出一支支燃燒的利箭。
很快天武軍的大營之中便起了火,使得營中頗為混亂。
而大營南面,也同樣出現了遼軍,開始向天武軍大營發起攻擊。
好在李惟賢這些時日還算小心,對於遼軍夜襲也有所準備。只是沒想到遼軍會繞到自己的背後,但也是還算監危不亂。
宋軍的火器比遼軍只多不少,李惟賢命火器營發起更強的反擊。又使各營待命,就地將自己營區的火勢滅掉。
待到得天亮之時,雖然天武軍的損失不小,可也沒有被遼軍給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