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宋軍騎兵的戰績不小,遼軍騎兵損失了數千人,而自身的傷亡,不過數百之數。
接下來的數日,蕭撒八閉門不出,一心在大同城中死守。
雖然折繼宣的騎兵作戰厲害,但是他們這些騎兵攻打大同城,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尤其是遼軍在大同城中也有不少的火器,想要攻下城池,必定要付出極為沉重的代價。
為了避免造成太大傷亡,折繼宣與展昭兩人決定,只與城中的遼軍對峙便可,等待李惟賢的大軍到來。
而李惟賢與狄青兩人的宋軍西路主力到達岱海之時,接到的便是這個訊息。
李惟賢看著折繼宣與展昭報上來的訊息,不由失笑。
“狄將軍,我們若是再晚來一陣,怕是大同城都要被折繼宣和展昭他們兩個打下來了。”李惟閒不由得笑著對鐵青道。
“他們兩人配合的相當好,將那個蕭撒八打的沒有還手之力。”狄青也笑道:“不過,這蕭撒八也不可小看。其出兵把握的時機和謀略,也都不算差。若不是折繼宣與展昭兩人厲害,硬是將蕭撒八打的龜縮不出。我們大軍到來,恐怕也會受到不斷騷擾。而且,折繼宣與展昭所帶領的都是騎兵,對於攻城戰並無把握,這才與遼軍對峙,將其堵在城中。對於我們接下來的作戰,倒是省心不少。”
李惟賢點點頭,想了一下道:“剩下的事情簡單是簡單了,但是攻城是硬仗,可取巧的地方不多。遼軍的火器也不算弱,依舊大意不得。待我軍到了大同城下,看情形再說。”
不數日,李惟賢的五萬天武軍和狄青的一萬新軍,都來到了大同城外,與折繼宣和展昭所部順利會師。
而困守大同城的蕭撒八,卻是在城頭看到了大批宋軍的到來。
所有的宋軍加起來九萬餘人接近十萬,看過去便是密密麻麻的旗號和營地。
即使蕭撒八屢經大戰,心中也甚為擔憂。
如今大同城內的遼軍,有一半是遼國部族軍,總兵力也有八萬餘人。
在兵力上,遼軍比宋軍少的並不是很多。蕭撒八所擔心的,便是這些遼軍都擠在城中,卻是不發揮戰力。
但是出城與宋軍野戰,蕭撒八又有些怕敗於折繼宣的騎兵。之前的兩戰,確實是有些怕了。
李惟賢一到大同城外,便升帳召集諸人議事。
待主要的將領到來,便商議如何攻打大同城之事。
“諸位,有折將軍在前領軍與遼軍蕭撒八大戰,使得遼軍如今在大同城中龜縮不出。如今我們西路軍,首要之務便是破城。只是遼軍的火器也不算弱,大家集思廣議想個辦法,既要我軍傷亡較少,也可有效破城才是。”李惟賢的目光在眾人的臉上掃過,露出垂詢之意。
展昭首先站出來,一拱手道:“我這裡有個辦法,或可一試。我軍之中火藥很多,可於夜間派人將火藥桶運送至大同城的城門樓下,並將其點燃引爆。城門樓一塌,我軍便可先以火箭彈遞進轟擊,而後派出斧槍兵衝入城中,則此城可破。”
“我可領兵巡邏於大同四門之外,以防遼軍逃走。”折繼宣也開口補充道。
狄青想了想,便笑道:“李將軍可現在便派人佯做攻城,一來可消耗遼軍的火器,二來亦可不使遼軍有所懷疑。”
“好,就這麼辦。”李惟賢也不是個矯情之人,當即點頭應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