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安樂侯> 第854章 四民調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54章 四民調和 (2 / 2)

說到這裡,趙禎與三司使程琳兩人不由的都有恍然之感。

這四民不調之說,兩人感覺角度甚為奇特。但是細想一番,卻又頗有道理。

程琳急忙道:“安樂侯所說的,確是有些道理的。但是如何才能使四民調和,從而讓我大宋再上層樓?”

“此事其實容易,也不容易。”範宇笑道:“我大宋一旦有旱澇之災,所產生的災民,便是多餘的農夫。而無實職的官吏,則是多餘的官吏。”

“安樂侯,你這些話未免有些武斷。”官家趙禎有些不同意,“旱澇皆為天災,一地百姓遭災,便是整村整鎮之百姓,如何能是多餘農夫。若是這些百姓消失不見,這地面的田地豈非便荒了。”

雖然官家趙禎駁斥了範宇多餘農夫的說法,但是並沒有駁斥多餘官吏的說法。

“官家,臣這麼算,其實也只是大概而已。”範宇微微躬身道:“若使田地不荒廢,只留一部分百姓屯墾便足夠。即使有旱澇之災,則往年積糧也足以撐過災年。”

趙禎還是不太信服,“那朕且問你,這些多出來的百姓,讓他們如何過活?”

範宇拱手道:“以往我朝都是將這些災民百姓招募于軍中,而後再以之成軍墾田,倒也可以應對。然而我大宋可開墾田地,終究有限,豈可無限制的這般應對下去。然而如今四民不調,土地不增而人口增加,便應使這多出來的人轉為工商兩民,操持百工與行商之業。凡為工坊者,小則數人,大則數百人不等。而行商亦是如此,店鋪要有夥計,搬運貨物要有力夫,更不要說這一路下來的護送人手。工民多了,則所造器物就多。器物多了,商民則可拿來販賣四方。如此,則可增加我朝賦稅。”

聽了範宇如此詳細的講解,官家趙禎不由點頭,這次是真的信服。

“但還有一事,安樂侯你未曾講明,那便是讀書人越來越多,卻又如何來辦?”程琳不由的插話道:“朝廷每三載一次掄才大典,朝廷官吏實職就那麼多,而來科考之人卻是絡繹不絕源源不斷。這冗官,卻是如之奈何。”

範宇自己提出來的四民調和之說,自然是早就有所準備的。

他微微一笑道:“朝廷可收緊取士的名額便可,此事甚為容易。”

“安樂侯莫要說笑,天下士子,十年寒窗苦讀,便是為的這金榜題名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痛快。”程琳臉上變色,“若是朝廷取士的名額變少,怕是天下士子都不答應。”

“程相公卻是有些意氣用事了,朝廷只有這些實職,卻取士取了一大堆,這多取之士無所事事卻還要拿著朝廷俸祿,豈非可笑。對於朝廷,豈不是也不公平。”範宇搖了搖頭道:“若是因為讀書讀的好便中進士為官的,也只能是拔尖的極少數。其餘落榜的讀書人,亦可從事他業謀生。”

趙禎與程琳都猛的看向範宇,這話可是有些過了,孔聖門徒安能操持賤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