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海外開拓,便在百姓們不情不願,而永昌隆商號以利誘的情況下,漸漸的拉開帷幕。
萬事開頭難,只要有了第一批人,便會有第二批。
而且永昌隆所招募人手的大宋河北路、京東路、京西路,都是人口多而土地貧瘠之地。
如此一來,不但可以緩解朝廷的壓力,還能給這些窮苦百姓們一條出路。
大批的農具和種子,都被運到了密州碼頭,並且被送到船上。
那些新招募來的百姓,也都陸續上了船。
曹佾辭別了阿姐皇后曹氏,也在趙允初的陪同之下,重新來到密州碼頭。
這一日終於準備妥當,正是揚帆起航的日子。
碼頭上號角連聲,伏波軍的兵士們是最後一批上船的。
為了讓曹佾有海外開拓有底氣,範宇特意向官家請示,並給伏波軍送來了一批火器。
這些火器都是最早的第一批火器,並非如今已經改進過的。
但是海外也沒什麼厲害敵人,有這些火器在手,也足夠橫掃一大片了。
開拓海外,範宇是非常重視的。
以他所知的歷史,大宋雖然對外貿易十分紅火,而且往來的遠航海船都是操於宋人之手,可是卻沒有一點開拓海外的意思。
官方一點都沒有,只有民間偶爾會有些人遷居於海外。
只是這些遷居海外的宋人並不算多,實在是形成不了多大的氣候。
不管這些海外的土地大宋是當作殖民地,還是作為直轄領土,對於大宋和範宇的計劃都是重要的一環。
如今造作院已經逐步的有了工業的雛形,範宇只等著百工技院孵化出一批又一批的技術人才,然後便能開啟大宋工業化的大門。
這些都需要市場和原材料產地,那麼就沒有比開拓出來的這些海外領土更直接更合適的了。
曹佾哪裡知道範宇心中的宏偉目標,他同懷揣著自己的雄心壯志,意氣風發的上船而去。
一支數百條大船組成的艦隊,緩緩的駛出港口。
就在範宇不斷推動大宋前進之時,野利仁榮也回到了興慶府。
回到興慶府之後的第一時間,野利仁榮便赤著上身,並且綁縛了一根帶刺的荊條,前去求見李元昊。
李元昊聽說野利仁榮回來,便命其進見。
當看到野利仁榮擺出一副負荊請罪的模樣,李元昊便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