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宇不由點頭,曹佾引經據典,倒是省子自己的事。
官家趙禎這時看到殿上諸人爭辯不休,卻是有些不耐了。
“諸位卿家,你們何必再爭。”趙禎目光掃過眾人道:“海外開拓之事,若是耽擱了,恐會使得朝廷用度吃緊。因此,不得不開拓。而呂卿、蔡卿所慮者,不過是永昌隆起釁於海外諸國,說起來並不衝突。不如這樣,朝廷准許永昌隆開路引,帶領百姓開拓海外。所拓之土為朝廷所有,可置官衙派官治理。如何?”
範宇想了想,拱手道:“官家,派官治理倒是可以,但是這開拓新土前二十年的稅收,可是永昌隆商號所得。”
他這是在為諸位皇親和官家保證利益,即使與朝廷利益略有衝突,在官家眼中也是自己人。
趙允初此時瞅到了機會,開口道:“此事不過是派官的耗費罷了。其實也很好辦,只須將永昌隆的收稅權,從二十年提至三十年,而稅收的三分之一歸於朝廷所派的官吏使用,便可解決此事。”
呂夷簡與蔡齊兩人此時都有些發傻,怎麼談起利益來,這些皇親一個比一個會算計。
趙允初在宗室之中,向來是名聲不錯的,怎麼如今也一身的銅臭氣。
“允初此議甚好,如此便可使得朝廷所派之官有錢可用,卻是兩全其美。”曹佾不住點頭道。
範宇卻是暗笑,這二十年的稅收權利和三十年的稅收權利完全不一樣。若是發展的平穩,前二十年的稅收加起來,可能也不如後十年的稅收多。
看來趙允初管理著永昌隆商號,已經學到了不少奸商的精髓。
呂夷簡和蔡齊兩位相公這個時候,再也說不出什麼反對的話來。
沒見官家都開了口,若是再不識相,怕是就會受到官家的敲打。
“官家,臣也同意官家所言。只是臣仍憂心永昌隆商號,會因開拓海外,而與海外諸國有所衝突。若是真的出現這等情形,臣希望莫要讓朝廷因此受累才是。臣雖是大宋宰相,但於海外卻是仍希望慎重而行。臣之個人榮辱並不重要,既為宰相,便須將國之安危放之於首位。”呂夷簡雖然同意,但是這委屈和不甘心,還是要表現出來的。
官家趙禎聞言,沉吟了片刻才道:“朕知你的難處,這樣吧,范仲淹勾連同黨詆譭宰相語多無狀,使朝政遲滯亦有礙朝廷體面,使出知饒州。”
趙禎這話看似與眼前之事無關,卻實際上是給呂夷簡一個補償。
而且近來范仲淹鬧騰的實在厲害,也讓官家趙禎所不喜。
只因官家對范仲淹十分賞識,又承他力諫親政之情,這才一直沒有表態。
如今藉著眼前之事,便將范仲淹給貶謫到汴梁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