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遼皇的問話,野利仁榮不由得苦笑,這讓自己如何回答。
只是自己如今身在遼國,卻是不得不回應對方的問題。
“陛下,外臣自西夏而赴遼國,本意便是奉我家大王之命,依附於遼國,以延我西夏之國祚。仁榮之性命,全在陛下一言而已。”野利仁榮將這問題又拋了回去。
耶律重元不由得皺眉道:“我說的不是這個,而是問你如何看待此事。”
野利仁榮雖然受到了耶律重元的斥責,卻是心中微微一鬆。既然還要問自己的意見,那便是自己有用,遼國應該不會將自己交出去。
想明瞭此節,野利仁榮便躬身道:“外臣以為,宋國因兵勢日益強盛,其與諸國往來亦日漸驕橫。此次若遼國退讓,豈非是告之於宋國,遼國已有畏懼之心。此次宋國向大遼傳書,明為討要外臣,實為試探大遼的態度。若大遼示弱,則宋國再無禁忌。”
這話卻是說到了耶律重元的心中去了,他也是這麼想的。
遼國如果面對宋國選擇了退讓,則遼國數代的威信蕩然,為諸國所輕視。甚至會被人視為弱者,尤其是宋國,定然會伺機向遼國討要幽燕之地。
在宋國與西夏交戰之時,遼國便向宋國討要過關南之地。若宋國也這麼幹了,一點也不稀奇。
“仁榮,朕雖然不會將你交給宋國,但是遼國也非你久居之地。此時還不是我大遼與宋國破臉之時,不得不維持一個鬥而不破的局面。所以,宋國討要於你,我大遼可以不理會。但是你也該回西夏去了,免得宋國沒有臺階,而與我大遼提前兵戎相見。”耶律重元有自己的安排,自然不會讓野利仁榮來破壞掉。
野利仁榮還能有什麼說的,遼皇親自向他解釋,也算是給足了面子,其餘的他也不可強求。
至於強行留在遼國,使宋國與遼國交戰,那是想也沒想過。只怕兩邊還沒交戰,自己這條命便給遼皇先拿去了。
“外臣離鄉日久,如今也甚是想念家人。此間事了,已是當歸之時。陛下仁義,義釋仁榮,仁榮也感激不盡。”野利仁榮躬身一拜道。
耶律重元遲疑了一下,還是開口道:“仁榮,你若肯留在大遼為臣,朕也可以不管宋國的態度。西夏如今江河日下,元昊已非明主。若你肯為遼臣,朕可遣使於西夏,將你家人接至遼國如何?”
蕭惠看了野利仁榮一眼,也開口道:“仁榮,西夏如今已經是日漸窘迫,而宋國兵勢卻強而不衰。將來如何已是十分明白的,身為君子,卻何故立於危牆之下啊。”
耶律重元與蕭惠兩人的話,可謂是相當的有誠意。
蕭惠的話真不真,野利仁榮不知道,這位遼皇年輕雖輕,但是氣魄胸襟卻是不小。
“仁榮乃是出身党項八部之野利氏,生為野利氏之人,死亦為野利氏之鬼。況且西夏文字亦為仁榮所創,守護西夏自需有仁榮之力。若西夏為惡宋所亡,其文也亡,仁榮亦當為西夏而殉葬。”
耶律重元重重的拍了下桌案,卻是隻擠出四個字,“你……告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