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宇的提議,其實也是為了大宋的海外利益而考慮。
之前雖然派曹佾出海,去尋找硫磺礦。而且那時範宇也提出過,海外有每年稻米三熟之地。
但是大宋的君臣,對此並沒有什麼直觀的印象,只象是一種閒談。
如今範宇便要因為西夏之事,從而透過海外貿易使得大宋君臣上下,都知道海外的好處。
就如範宇所說的交趾、占城、吳哥諸國,雖然不缺絲茶等物,但是還有其他的許多東西,都是大宋所產。
到後來官家趙禎一定會發現,永昌隆從諸國採購數量巨大的稻米之後,可能花費的錢財只有很少,或是還會賺一些回來。
而那個時候,嚐到甜頭的官家會做些什麼,範宇也不會得知。
但是有一點,大宋定然會多一些進取精神。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從焉。一個商品經濟本就遠超諸國的大宋,會迎來再一次的大發展,已是可期。
“官家聖明。”範宇及時送上馬屁。
趙禎哈哈一笑道:“安樂侯,我雖聖明,卻是不及你的精明啊。”
範宇急忙搖頭,“官家乃是伯樂,我等身為臣子,便是官家的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慧眼識人的聖君則不常有。”
參知政事蔡齊最看不得範宇這般,不由冷聲道:“安樂侯,官家對你的期許很深。你既然提出遷都之事,可還要給好好思量一番,如何才能擠出遷都的無數錢財來。如今又要採購糧食,所耗簡直不可想象。”
“蔡相公莫非有了思路?”範宇故意道:“不如說出來,讓官家與諸位相公參詳參詳。”
自己只不過是看不慣安樂侯馬屁如山,結果安樂侯卻是順杆爬,想將自己拉下水。
蔡齊急忙搖頭道:“這些事皆是由安樂侯而起,解鈴還須繫鈴人。安樂侯突然提起,本官可一點思路也無。”
因為蔡齊的一句話,官家趙禎也為這些還沒有著落的錢財發愁。
剛剛因為被拍了馬屁而變好的心情,也瞬間消散。
“好了,今日便議到這裡吧。”趙禎揮了揮手道:“諸卿若無事,便就此散了吧。”
呂夷簡躬身道:“臣等告退。”
其餘也人紛紛告退,而後出了崇政殿。
趙禎卻是抬頭對陳琳道:“去將安樂侯請回來,朕有事要問他。”
“是。”陳琳急忙拱手,轉身便向殿外行去。
只是這麼短的時間,範宇已經出了殿外,甚至都到了宮中的外廊。
其餘幾位相公,都各自去了自己在宮中的值房,只有範宇一人正要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