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曹傅他們成功到達白亭海之時,李元昊也收到了兩大軍司的戰報。
看戰報之後,李元昊氣的一腳便將自己面前的舊案踢翻,卻是心中頗感無力。
宋軍竟然如此強大了嗎?趕工出來的上百架大型投石機,連使用的機會,便被對方給一把火燒掉。
兩大軍司數萬人,卻是拿新軍四千餘騎兵毫無辦法。
若宋軍皆是如此的戰力,那西夏也根本無法與宋國抗衡。
此時李元昊有些後悔,覺得自己當初不應該那般輕視大宋。
只是後悔也晚了,想要再向大宋稱臣,顯然是不可能的。
野利仁榮看到李元昊踢翻桌子,便勸慰道:“大王,莫要責怪兩大軍司。此次宋國新軍出兵刁鑽,誰也不敢想,對方竟敢橫跨近千里的戈壁襲擊我們後方。兩大軍司毫無防備,被其打個措手不及而已。若是有了準備,當不至如此。”
張元也跟著道:“大王不必為此心憂,如今工匠齊至興慶府,大型投石機也造的更快。之前那些雖然被燒,但也是巧合罷了。不數日,便可造出更多的大型投石機,終有一展威力之時。”
“你們說的,我何嘗不知道。可是宋國對於我西夏布局甚早,至今方顯端倪。只是一交戰,這才發覺處處受制。”李元昊皺眉道:“如何才能將眼前的這等形勢打破?”
“大王,此時涼州新軍與曹琮的西軍,對我們已經形成了夾擊之勢。”野利仁榮拱手道:“但是涼州的新軍兵力有限,對我們不過是騷擾,構不成太大的威脅。真正危險的,還是曹琮所部。因此臣以為,若是再造出大型投石機,還是要用於對付曹琮所在的方向為好。”
“你說的有道理,眼下又徵招了多少兵士,可否再次成軍?”李元昊揹著手問道。
野利仁榮道:“大王放心,此時又已招募了十萬人馬。已經給沒藏訛龐派補充了五萬人,此時他手中也掌握著十萬出頭的大軍。而且旺榮正帶著五萬餘人馬,正與宋國的天武軍周旋。他們加起來,也有十六萬人了。”
李元昊微微皺眉道:“把祥右軍司與左廂神勇軍司撤回來吧。他們這兩大軍司萬一被天武軍切斷了與興慶府的聯絡,那就更加不妙了。此時不如收縮兵力,將來才好面對曹琮的大軍。曹琮此時仍在清遠軍城按兵不動,尤為讓人擔心,只怕一動便是排山倒海。到時我們這裡兵力少了,也是不成的。”
“大王,臣覺得既然要讓這兩個軍司回撤,不如讓旺榮與沒藏訛龐也緩緩後退。”張元此時建議道:“還有西壽保泰軍司、靜塞軍司,也都撤到靈州與翔慶軍一同駐守。”
“張兄,你這辦法是不是有些冒險?這與賭搏何異啊。”野利仁榮吃了一驚,急忙道。
“不錯,我的這個建議雖然賭性大了一些,但也是必然。”張元道:“這兩大軍司若不撤回來,一個不好便會被曹琮軍與涼州的新軍給包夾起來,那時我們救都不好救。反倒不如讓這兩大軍司讓出防區,使宋國的勢力連線起來。”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那便是我們與青塘交界沒有了,被宋國給切斷。如此一來,臣不知道青塘的唃斯羅會做何想。但若是臣面對這樣的局面,怕是對宋國也會起極大的戒心。”
野利仁榮有些恍然道:“你的意思是,唃斯羅心中對宋國戒懼,甚至會壞了宋國的好事。”
“不止於此,恐怕唃斯羅為了將來不被宋國所吞併,甚至會主動向宋國出手。”張元笑道。
李元昊不由得點頭,“張卿,你的判斷應該不錯。我這便下旨意,命這四大軍司回撤。只可惜了夏州、韋州等地,白白的拱手便宜了宋人。”
“大王不必惋惜,只要將曹琮引進,拉長西軍大軍的糧草輜重運送路線,再加上我軍也有了大型投石機和數大軍司的兵力。”張元冷笑了一聲道:“只要勝了,以宋國君臣素來軟弱的性子,我西夏曾失去的都能拿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