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之中,對於遼國大軍異動朝堂上紛紛擾擾,大臣們分成三派各執一辭。
然而就在這時,西北與西夏戰事的戰報,也恰好送到了京城之中。
這份戰報是曹琮、折繼宣、種世衡三人,一同具報上來的,內容很是詳細。
官家趙禎看到了這份戰報,立時便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在曹琮驅趕之下,李元昊轉攻環州城。卻沒想到在攻城之時,折損大將嵬名訛遇,被種世衡所殺,大挫西夏軍計程車氣。
而西夏大將軍野利旺榮,在與李元昊會師之前,又被折繼宣埋伏,燒死了三千鐵鷂子,更是損失慘重。
連番挫折之下,李元昊不得不退回清遠軍城,轉攻為守。
這等於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宋軍也並非不能戰。至少在與西夏的戰事之中,宋軍並沒有吃虧,反而還佔了上風。
因為西夏的退兵,這就使得趙禎對於遼國的威脅,也就不再如之前那麼緊張。
而且這份戰報傳於眾臣傳閱之後,原先主和的一些人立時聲音變小了許多。
遼國在汴梁的使臣耶律元佐,也得知宋軍擊退了李元昊的大軍,這使得耶律元佐很是擔心。
他所擔心的,便是遼軍會一時衝動,與宋軍產生衝突,從而破壞了澶淵之盟。
如今宋軍的戰力不可小視,遼軍也與西夏大軍交戰了數月之久,卻是沒佔了什麼便宜。而西夏大軍與宋軍交戰,卻吃了不小的虧。
簡單算來,宋軍的戰力並不比遼軍差,甚至還要強上一些。
若是真的發生衝突事,那大遼現有的歲幣,怕是也不會再有,而且還多了宋國這樣一個強敵實為不智。
於是耶律元佐急忙寫信,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往遼國南京,交予遼皇耶律重元。
耶律元佐雖然反應很快,但是在西北戰報送回京城之前,範宇的信已經到了張存的手中。
張存對於神衛軍這支上四軍之一的軍隊,其實是有些不敢輕易指使的。
神衛軍之名,畢竟實為天子親軍之一,他一個河北路轉運使,有何德何能敢隨意的指使。
但是範宇卻是給張存寫信,在信中告誡張存,神衛軍雖為天子親軍,但是官家已經下令神衛軍暫歸河北路調遣。
這便是說,他這個河北路轉運使張存,是有權命令神衛軍的。
而且此次派神衛軍到河北路,便是為了應對遼軍入寇的戰事。也是因此,才給神衛軍配備了新式火器的。
範宇在信中,總之就是一句話,請張存放心的給神衛軍下令,命其頂在與遼軍有可能衝突的第一線。
張存得了範宇的信,心中的石頭便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