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宇和許當兩人,督促著造作院上下,全力生產火炮與火箭彈。
第一批火器,十日之後便先交付到了五萬神衛軍的手中。
這些火器之中,火炮五十門炮彈五千枚,火箭彈兩萬枚、火箭彈載車百輛。
看上去數量不少,但是這只是前期用來訓練的。
造作院十日之中,便造出如此多的火器,著實是便得滿朝震驚。
誰也沒想到,原來並不起眼的造作院,竟然有如此巨大的能量。
範宇趁此時機,在鹿鳴報上發表了關於提高生產力的文章。他提出,一是儘量藉助並創新工具和技術,二是合作分工的流水作業,三是提高勞動積極性。
並且從三個方面,將其意義與作用分別進行了分析和講述。
這此東西,對於後世來說都是些基礎認識,但是在這個時代卻是震聾發聵。
朝中計程車大夫們看了範宇的文章,雖然覺得有理有據,卻是並不怎麼看重。但是汴梁城中的那些有眼光的小作坊主們,卻是彷彿從中看到了無數的金錢在向自己湧來。
範宇如今做事,儘量都是透過一點一滴的影響,將整個大宋潛移默化。如此既不顯得突兀,也不會造成社會的劇烈波動。
他自己認為,這樣可比什麼變法要強得多。其中只要產生了利益,便會被一些相關者去追逐,自然就會如滾雪球一般,形成越來越強大的效應。
但是汴梁城中的遼國使臣耶律元佐,這些時日卻是分外焦急。
他將宋國新式火器演示的過程,完完整整的記錄下來,並派八百里加急送回遼國南京城中。
耶律元佐只希望遼皇耶律重元看到之後,能夠儘快給宋國一個教訓,這也是他在信中的建議。
只是這半個月來,遼國方面卻沒有任何回信給他。
明知這點時間,南京的回信可能還沒送到汴梁,但是耶律元佐聽說新式火器已經交付到了五萬神衛軍手中,卻是止不住的有些心焦。
其實遼國方面自收到耶律元佐的信,朝野便分成了兩派。一派是認為不可輕易與宋國翻臉,一派則認為宋國在造假嚇唬遼國。
耶律重元所面對的,便是朝中這樣的一個情況。
雖然耶律重元年輕,但是他經歷了這許多事情之後,已經快速成熟起來。不管朝中大臣們怎麼說,耶律重元都有自己的主意。
耶律重元知道,這新式火器乃是安樂侯的造作院所新制,他便已經信了七八分。
但是隻有他自己信,卻是不夠的,朝中還有部分勢力,覺得宋國根本不可能如此厲害。那樣的話,這整個天下,豈不是將來都成了宋國的。
在這等威力強大的火器面前,其他各國只有玩泥巴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