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十餘日,西夏大軍便雲集宋夏交界處的清遠軍城。
李元昊以嵬名訛遇為先鋒,命其領兵七萬,延白馬川直撲大宋的環州。
而李元昊自己,則領兵十萬,在後押陣緩行。
從清遠軍城至環州城,不過二百里,西夏的動向對於宋軍來說,就是在眼皮子下面的活動。
環州屬永興軍路,如今永興軍路的經略安撫使,便是大宋皇后的叔父曹琮。
曹琮得知李元昊起十幾萬大軍進逼環州,他一點也不驚訝。
早在樞密院往來的公文之中,王德用便已經督促過曹琮儘快結束對於邊軍的整頓,加強邊地的城防守備。
另外,各種弩石火器等軍器,也在數月之前,便源源不斷的送到環慶兩州這等邊城之中。
雖然西夏軍隊來勢洶洶,但是曹琮並不是很擔心。
只要城中的守將不是太過無用,以西夏軍隊攻城的本事,根本就不可能將環州城攻下。
而且,曹琮還發現了一個人才,那就是環州知府種世衡。
種世衡這人是承叔父大儒种放之恩蔭,這才入仕為官。但是種世衡此人,卻很是剛正。
在外放為官之時,因為得罪了劉太后的姻親,便被委派到了環州這等邊城為知府。
誰知道種世衡卻不以為苦,卻是正好一展自己身為儒將的夢想。
他剛剛到達環州,便大搞全民皆兵的政策。
凡是環州百姓,有能拉弓射箭者,都可減免賦稅,戓是發給獎勵。
這樣一來,便將環州百姓的習武熱情給徹底的激發出來。
雖然有人向曹琮上告種世衡用心懷叵測,但是曹琮卻並不以為意,反而對於種世衡十分讚賞。
因此,有種世衡這等人在環州,曹琮是相當放心的。
得到西夏大軍準備攻打環州的訊息後,曹琮只是讓人快馬給種世衡送了一封信,命其安心固守待援。
因為朝廷提前便已經有了西夏會進攻的準備,所以環州城中糧草也屯積了足夠全城吃一年的量。
即使西夏大軍長時間的圍城,對於環州守軍的影響也不大。
曹琮帶了十萬宋軍親至慶州,並命令環州東北的保安軍不得妄動,以防西夏還有後手。
若是環州側翼的保安軍被人抄了,永興軍路面對西夏的防線便會全面崩潰,那樣的話,結果比丟了環州還糟糕。
嵬名訛遇帶了七萬大軍用了五天時間,便一口氣衝到了環州城下。
此時的環州城城門緊閉,顯然早已經得到了西夏前鋒到來的訊息。
種世衡站在環州城頭,看著城外如同潮水一般的西夏軍隊,眉頭緊緊的皺在一起。
雖說朝廷對於西夏的進攻早有預料,但是對方如此多的軍隊,卻也不可小視。
如今環州城中不過萬餘人的軍隊,在種世衡看來,怕是要有一場苦戰硬戰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