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韓琦已經不是以前的右司諫,而是升任知諫院管著整個諫院了。
唯一讓韓琦感覺美中不足的,便是到了自己任知諫院之時,官家硬給添了一個包拯為副知諫院,這使得他這次升職有些美中不足。
不過包拯與韓琦兩人是同年,這倒是有同窗之誼,互相也好說話。
韓琦將諫院中的那些司諫和正言等諫官們都叫來,給他們講朝廷冗費入不敷出,近來要大家檢舉奢靡浪費之風,以正朝廷綱紀。
其實在這之前,安樂侯範宇大修莊院之事便已經在勳貴和朝廷命官之間流傳開來。
雖然範宇已經叮囑過孫有才和那些工匠,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總一兩個喜歡炫耀的,忍不住將安樂侯的奢華作為談資。
韓琦也正是因為聽到了這樣的傳言,才會召集下面的諫院從屬,並讓他們以節儉為主要目的開始進諫。
如此做的好處,便是可以顯得自己是出於公心,而並非是針對某一人。
其實韓琦就是要針對安樂侯範宇,因為他覺得安樂侯是個極為危險之人。就連自己十分看好的張唐卿,居然也隱隱對安樂侯有親近之感。
說起來,韓可算是張唐卿的半師半友。曾教導過張唐卿的文章,也曾與之相談甚歡,那可是他極看重的才俊之士。
可是氣人的卻是,在上次韓琦彈劾安樂侯時張唐卿故意幫倒忙。大家都是成年人,也是讀書人,互相之間腸子裡的那點彎彎繞誰不清楚?
由那時起,韓琦便讓人打聽過安樂侯與張唐卿的過往。由是也知道,這兩人的關係相當不錯。
對此,韓琦是又生氣又惋惜,幾次給張唐卿寫信,勸其莫與安樂侯往來。
張唐卿對於韓琦本來甚為尊敬,只是與範宇交流之後,便受範宇影響,在陝州大力創造經商環境,使得陝州迅速繁榮起來。也就是因為有過實踐,這才使得他更加篤信範宇的說法。
可是張唐卿每次收到韓琦的回信,都知道韓琦成見愈深,不好改變對方的看法,因此回信便多是顧左右而言他的搪塞之言。
也是因為張唐卿的這個態度,韓琦對於範宇則更加的遷怒,視之為大宋之賊。
要知道,張唐卿可是景祐元年的狀元,若無意外將來便很有可能是大宋的宰執。
如今張唐卿被安樂侯範宇帶的歪了,實在是有些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的趨勢。
韓琦除了知道張唐卿與安樂侯交好,還知道楊察、徐綬、苗振、楊諤等人,都與範宇走的較近。
這些人都是景祐元年科考名列前茅之士,在韓琦看來,都是被安樂侯給帶到了溝裡。
若不是有這樣的看法,,韓琦也不會將範宇視為國賊。
這一次藉著節儉的由頭,韓琦便是要再次造勢彈劾範宇。
範宇自己卻並不知道,又有一波風雨向自己侵襲而來。
他如今在自己的莊子裡,盯著最後的收尾。玻璃門窗已經安裝好,雖然還有些不盡如人意的,但是也大體上的效果也已經達到。
此時這座原本的御莊,便如後世的一座現代簡捷與傳統建築結合的民宿莊園。
也沒有刻意的營造景觀,只是隨意的在院落之中擺了幾塊巨石,種了些花草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