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安樂侯> 第75章 希望的偏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5章 希望的偏移 (2 / 2)

範宇對於儒家並不討厭,因為他知道,儒家的東西並不壞,壞的是那些利用儒學來藏私貨的人。

往壞裡解讀,強調禮制其實是為了鞏固階級,忠孝是為了加強統治,仁義就是讓人之間要互助友善。每一個儒家字句之中,都被壞的註解者染上了名利和權力目的。

但往好的方面解讀儒家,其實儒學就是社會與人之間的關係準則,所有的儒家經典,最終指向的就是秩序二字。

有了秩序就代表著社會穩定,人人皆仁義有禮,人人皆智勇有信,人人皆忠君愛國,並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樣的思想貫徹整個社會,其實就是和諧社會。

整個社會如果人人能遵守這些道德要求,談利也是無妨,兩方面其實並不衝突。

尤其是包拯的‘多讀書’三個字刺激了範宇,使得他非常的鬱悶。讀書沒錯,但是讓人多讀書,卻妄圖將人洗腦,這樣就不對了。讀書本來就是開智解惑增長見識的,但是盡信書不如無書,最終目的是為了使讀書者獨立思考。

範宇以遠超這個時代的目光,和自己後世總結來的見解,當然能看清許多事,可是他現今卻顯得無能為力。

憤懣不已的範宇,只好嘆了一口氣,對著包拯拱手道:“全憑包欽差吩咐。”

雖然嘴上表示了屈服,可是範宇心中卻堵著一口氣。若是義母成了太后,自己一定要將這口氣還回去。即使大宋被稱之為最開明的朝代,可是其中一些陳腐的東西,仍舊讓範宇感覺喘不上氣。

親眼見到被歷代推崇的包拯包青天,都是如此的看不上工匠這些勞動者。範宇覺得,若是這樣下去,將來大宋的悲劇就是註定的。自己只做一點點事情,恐怕依舊無法影響歷史最後結局。

再有百年,朱熹那個老扒灰就要將理學發揚光大,將禮教推向顛峰。這傢伙滿口仁義道德,可是自己卻在做男盜女娼之事。範宇想要爭這口氣,想要將一些東西改變,想要給大宋這潭渾水注入一股新的清流。

之前範宇只想做個平安富貴的富家翁,每天只用吃吃喝喝在家數錢便好。可如今受了包拯的氣之後,改變了範宇的想法。他還是要作個富家翁,而且是更大的富家翁,還要有數不清的錢財。

權力不夠,財富來湊。

只要有了大量的錢財,便可做些潛移默化的改變,使這大宋的車輪,產生一些自己希望的偏移,那便是好的。

展昭不知道範宇心中所想,看到他態度軟了下來,便高興的道:“包欽差,範宇還年輕,等他過兩年變的老成曉事,那便好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