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趙禎聽說範宇入宮來見兩位太后,便也過來看看。
範宇此次出使遼國,短時間內怕是回不來。趙禎此來,也算是給範宇送行。
結果趙禎剛剛進了慈寧宮,卻發現兩位娘娘盯著自己的眼神都有些不責怪的意思。
範宇和還玉公主兩人對趙禎行禮,趙禎揮了揮手道:“免禮,私下裡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繁瑣。”
“謝官家。”範宇與還玉兩人謝恩道。
李太后卻是開口道:“官家,你為何要將宇兒派往遼國。你是做哥哥的,怎麼能如此對待你的義弟。此時宇兒和還玉兩人,又是新婚不過數日。一個是你義弟,一個是你胞妹,你怎麼能讓他們分開這許多時日。不說此去遼國有沒有險難之事,只說你讓新婚夫妻分開,便已過有些不對。”
趙禎被生母如此質問,不由語塞,便將求助的目光轉向楊太后。
楊太后看到官家有些答不上來,便對李太后道:“阿姐莫要生官家的氣,官家讓宇兒去遼國,也是讓他為國事出力。朝中那許多大臣,想必是沒有如宇兒這般合適的人選。”
趙禎不由點頭,“是啊大娘娘,沒有人比安樂侯更合適了。”
還玉公主想說些什麼,可是她是官家的妹子,輩份不夠不好開口。因而,還玉公主只能撅著嘴在一旁生氣。
“滿朝文武,領俸祿的時候沒見一人少拿過,有了事情卻沒有合適的。”李太后不由更氣道:“官家看看朝中,哪一個的年紀比宇兒小了。為娘不是偏向宇兒,相反他能為國出力娘還會高興。只是看不慣那些尸位素餐之輩偷奸耍滑,怕是宇兒立了功勞回來,這等人還要說三道四的吧。若是朝中盡是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之人,官家養他們何用。”
趙禎面上有些難堪,心裡更是後悔,當初不該聽呂夷簡的話,讓安樂侯出使遼國。只是事情已經定下,臨行前一天更改,怕是會落下笑柄。
範宇一看義母李太后生氣斥責官家,便勸道:“娘不要責怪官家,此事是孩兒請命官家才答應的。朝中諸臣各安其位,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並非是閒人。姨娘和官家沒有說錯,此次出使遼國,確是有些事情不是別人能做的。孩兒與那遼使劉六符交好,官家是知道的。因此,也只有孩兒出使遼國最是便利。”
趙禎給了範宇一個讚許的眼神,正不好自己分說之際,安樂侯太及時了。
李太后這才神色緩和道:“想是宇兒立功心切,才會請命。既然如此,老身倒是錯怪官家了。”
這話一講出來,趙禎便鬆了口氣,但是心中也有些嫉妒。自己生母對安樂侯怎的如此疼愛,這讓他有點心理不平衡。
“大娘娘不必如此,實是孩兒解釋的不清楚,怨不得在大娘娘。”趙禎也只好賠笑道。
範宇看到義母不再生氣,便對趙禎躬身道:“臣這次進宮,便是拜見兩位太后與官家,向官家和兩位太后辭別。明日一早,便會北上幽燕之地。因而,想是少則一月多則兩月,怕是見不到官家與兩位太后了。”
“此次任命倉促,倒是讓你受了委曲。”趙禎點點頭道:“此去遼國你為副使,若有事便要以正使為主,莫要輕易越權。以段卿的穩重擅辯,他帶著你定然無事。你還年輕,可多看多學。若是有什麼不明的,可向段卿請教,想必他不會拒絕。還有那劉六符,你也要多從他的口中詢問遼國內情才是。”
範宇心道,那段少連已經被自己趕跑了,這一路自己可不想見他。至於請教一個腐儒,那還是算了。
但他的口中卻道:“官家說的是,若有疑難之事,臣定會向段直閣請教。那劉六符熟知遼國朝政,臣也會盯緊他的。”
趙禎想了想,終究還是覺得自己對範宇有些過了。這才新婚,便被外派到遼國,當著兩位太后不能不有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