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婆婆聽到明日便可與自己親生兒子相聚,不由又悲又喜。
在李氏的幫助下,將那身綢緞的衣衫換上了身。
人靠衣裝馬靠鞍,當範宇再看到義母之時,不由大聲贊好。
“孃的風采果然不是尋常人家能比的,這身衣袍一穿,氣度便全然不同往日。”範宇誇獎道。
義母連連搖頭,笑斥道:“就你這傢伙偏向你娘,嘴和抹蜜一般。明天,你便與我一同去見楊淑妃,若是見了官家,也好讓他看看你。你娘我在宮外吃了這許多年的苦,也只有你這麼一個貼心孩子,不能讓你受了委曲。”
範宇看向李氏,見李氏對他點了點頭,“李大娘子說的不錯,她也確實疼愛於你。帶上那兩個小丫頭,也好照顧好李大娘子。若是無誤的話,明日便要稱李太后了。”
“既然這樣,那我便與娘一同前往。只是孩兒不懂宮中禮儀,卻也怕衝撞了貴人,惹下麻煩。”範宇答應下來,卻也說出自己的顧慮。
義母哈哈一笑道:“哪裡有什麼貴人,就是為娘,也不是什麼貴人。”
範宇心道,義母這麼說算是謙虛,在大宋還有幾個能和她相比的。
次日一大早,開封府便備了車馬,載上範宇母子和兩姐妹。由王朝馬漢和張龍趙虎四人護著,去了宮城。
楊淑妃今天壽辰,朝中命婦有許多人都乘了馬車往宮城趕去。等範宇他們的車到了西華門外之時,這裡已經堵車。由此可見,有多少高官顯貴家的女眷都來巴結。
在西華門外下了車,範宇和義母等四人,便被王朝馬漢張龍趙虎送到門口。因為是宮城,王朝等人不得進入。
而範宇此時,也已經換了一身錦袍玉帶,完全是一副貴公子的打扮。他走在賀壽的貴人群之中,倒也並不是那麼醒目。
義母李婆婆這時候緊抓著範宇手臂,她離開大內許多年,這時重回故地有些緊張。
“宇兒,我們現在走到了哪裡?”義母看不見,只能詢問範宇。
“剛剛進了西華門,前面左拐,便是寶慈宮了。”範宇自己並不知道,但是他也在聽旁人議論,知道了大概。
義母李婆婆故地重遊,聽著範宇說話,她也連連點頭,“名字都沒有變,倒是楊淑妃好福氣,沒受什麼搓磨苦難。劉姐姐一世要強,卻是走的早了些。”
範宇急忙左右看看,幸好人群之中無人注意他們母子,各自都有說有笑,倒也沒招來麻煩。
“娘,這裡人多耳雜,咱們娘倆還是不要說這些了吧。”範宇低聲道:“若是還沒見到楊淑妃,便被拖走了,豈不是還給包欽差招禍。”
義母李婆婆點頭,“行,娘都聽你的便是。”
到了寶慈宮後,女眷們都到了裡面的寶慈殿,去拜見楊淑妃。範宇卻不能進去,便在外面的迴廊下面坐著,品嚐一些糕點。
大宋的糕點並不比後世差多少,糖糕、花糕、蜜糕、慄糕、豆糕、重陽糕,都做的色香味俱全。
範宇取了一塊花糕,卻是碎米麵壓制而成,裡面夾雜著蜜制過的花瓣。一口下去十分鬆軟,還微微帶些彈牙的口感,其中的花香更是撲鼻而來,彷彿讓人置身花叢,甚是香美。
正在這時,範宇卻發現有人在拉他的衣襟。回頭一看,卻是陳芳和陳圓兩個小丫頭,正瞪著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