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知縣聽了範宇的話,臉上露出一絲嘲諷之色。
“包欽差,範宇此子不見棺材不落淚,下官請包欽差詢問諸位鄉紳,以還下官清白。”賈知縣對著包拯拱手道。
王豐也看著範宇,十分惋惜的道:“範宇,你若此時向賈知縣認個錯,或許包欽差能對你從輕發落。但你如此頑愚不堪,卻又讓為兄我如何為你求情?原本你也是個有些許作為的,可為何要對賈知縣睚眥必報,將事情鬧到如此地步。這、這可讓我如何說你是好。”
範宇冷冷的看著王豐,一言不發。
要不是王豐臨時改口,自己今天怎麼會落到如此不利的地步?下面包拯就要詢問鄉紳們,只怕情況也不會樂觀。看賈知縣與王豐兩人的樣子,怕是早就已經抹去了首尾,再難查到對方的罪證。
如果包拯詢問不出什麼,自己還有什麼好說的?範宇此時絞盡腦汁的想著對策,他忽然發現,自己已經處於絕境之中。若是這些鄉紳們也不肯證明賈知縣剋扣錢糧,自己仍舊要不依不饒的讓包拯去查賈知縣嗎?幾次三番不依不饒,只能讓包拯對自己心生厭惡。而且自己剛才也將話說滿,說出了認命的話,不好再行反悔。
也怪自己有些衝動,怎麼就如此不給自己留些餘地呢。
但範宇後悔也沒有用,只能等待著包拯詢問諸位鄉紳之後的判決結果了。
西華縣的這些鄉紳們,哪裡見過朝廷的欽差?聽到包欽差相招,便很是麻利的從後面到了這間偏殿之中。
包拯看著手中的名單叫道:“李玉和,你且上前來。你看這數目,哪個是對的。”
鄉紳中叫李玉和的,便立時上前,對著包拯拱了拱手,指了一下西華縣賬冊上的數字道:“這個是對的。”
雖然這些鄉紳們足有四十人左右,可是大家都只是上前指認便可,倒也費不了許多時間。
在鄉紳人群之中,自然也少不了秦員外。他看了看範宇,正與賈知縣和王主薄等人站的不遠,還以為他正與這些官府中的上官議事。
包括秦員外在內的這些鄉紳們,哪裡知道包拯此時正在審案。因此,在秦員外看來,範宇雖然年紀不大,可是真有出息,居然能與這許多官府中人議事,再年長一些豈會了得?
不由得秦員外心中,也暗暗敲定了主意,等下回去,便立時帶著兒子秦升和一眾家丁們,在外面候著。範宇這小子是絕不能放跑的,定要擄到家中給孫女做個好女婿。
一番生米熟飯之後,還可請包欽差參加喜宴,將此事搞成一樁鐵案才好。
秦員外的腦中各種奇思妙想,一時間層出不窮,不由得嘴角都咧開。
被人如此觀察,範宇當然會有感應,一抬頭便看到秦員外看著自己在傻笑。其餘鄉紳都走了,他也不知道是在傻笑些什麼,並沒有走。不過,這卻讓範宇心中一動。
看到眾鄉紳已經指認完畢,範宇便對包拯拱手道:“包欽差,這位秦員外是本縣的首善。他為救本鎮眾鄉親的田地,卻讓自家千畝良田絕收,這等義舉感人至深。草民覺得,是否可給予秦員外一些補償,以顯示朝廷賞罰分明做事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