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五年二月二十九日。
壽春,袁術皇宮。
就算是陰天,也根本無法阻止皇宮華麗的呈現,各色裝飾之下,猶如一層黃金鋪地,十分的炫目壯闊。
皇城中氣氛如雷,響徹天際,早就等待已久的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玄武門,四大城門盡數開啟。
正宮之前,以端門,承天門,金水橋,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字的大廣場,這裡便是今天袁術登基大典的舉行之處,而在這廣場的正中間,石木材料堆積成圓弧形,共同鑄成九五臺階,靈壇從中高聳,傲視皇城。
靈壇之上,不知材料的紅色地毯已經鋪了一地,香案擺設已經齊全,中間還有一面袁字大旗在迎風飄揚。
高雲坐在高臺之上,一臉的嚴肅,他還沒有空全心思的投入這場大典之中,其實與他一樣,這場大典僅僅是對於袁術而言的,對於在場的很多人來說今天便是人生的分水嶺。
銀甲鐵騎已經開始在廣場之中匯演了,這是所有封建大型活動共有的節目,君王讓自己最為英勇的將士在廣場中穿梭,為了就是展現自己的勇武,為了就是展現自己的實力,當然這也是一種極有力量的美。
當強壯的甲士騎著白馬來回穿梭之時,已經有人吹響了最為悅耳的衝鋒號角,三國畢竟還是亂世,亂世就是以力量為尊,亂世就少不了戰爭,而戰爭同樣少不了衝鋒...
在往後望去,各色各樣的宮廷內臣已經緩緩走入了廣場,他們不同於正在服侍大臣吃酒的侍者,他們是正真意義上袁術的內臣,如今早些入場就是為了禮儀,給袁術即將要來的稱帝做上最好的準備。
高雲的目光已經收了回來,袁耀還在和孔文舉聊著些什麼,老爺子也是知道全部計劃的,當初能夠來到壽春就是因為要等到袁耀接受江淮勢力,大興教育,雖然他並沒有直接參與到這場政權交替之中來,但是他的心一樣懸著。
一旁的呂範與高雲同坐,簡單交流了幾句之後,高雲的目光已經鎖定在了酒宴上的兩人。
“孫伯符,周公瑾也能直接參與這次大典了嗎?”
“恩,他們是獻了玉璽的功臣,這場大典自然是要來的。”
呂範小聲回應高雲,其實孫策周瑜在壽春城內並沒有什麼官職,這次大典是袁術治下官員才能參加的,所以這江東兩兄弟能來,還是沾了玉璽的光。
高雲一陣唏噓,要知道歷史上這哥倆可是獻了玉璽就溜了的人啊,如今卻要公然趟這趟渾水,歷史已經在這個時空內被改的面目全非,這也讓高雲十分在意這兩個人接下來的發展。
“路...似乎走歪了啊...”
感嘆了一會兒也就釋然了,畢竟現在自己幫助袁耀爭權就是三國曆史上最大的Bug。
“子嘆什麼意思?”呂範似乎聽到了高雲的感嘆,眉頭一皺便是問道。
“沒...沒什麼。”高雲連忙岔開話題,隨意一眼望了自己這一邊的案几,才發現很多都還是空的。
那邊武人第一,明顯就是張勳的位置啊,按道理來說這麼大場面,張勳沒理由還不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