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振海說過,自己這年齡,筋骨早就成形,成長的空間不大,天賦也很一般,很難有作為,不用說,怕自己出去丟了他的顏面,乾脆以朋友的名義傳藝。
師徒也好,朋友也罷,只要肯教就行。
任振海點點頭,隨口問道:“好了,你想學點什麼?刀術、劍術、槍術還是拳術?”
“都學行不行?”
“藝多貪不爛,先選一門吧”
陸庭想了想,拿不定主意,把問題踢回任振海:“任大哥,我以前沒練過武,你看我適合練什麼?”
任振海決定教自己,事前肯定想過,都說隔行如隔山,乾脆讓懂行的人拿主意。
“劍術吧。”任振海脫口而出,明顯是考慮過。
陸庭有些好奇地問道:“任大哥,為幹什麼是劍術呢?”
“劍百兵之君,刀百兵之王,槍百兵之賊,刀講求的一往無前的氣勢,與你性格相異;槍是百兵之賊,很講天賦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你駕御不了,拳術很講求身體素質,就你這小身板,難,再說身高也不合適,還不如練劍。”
頓了一下,任振海補充道:“讀書人多佩劍,以你的氣質,帶一把劍很正常,若是你時刻帶著刀或揹著槍,有些不倫不類,也會引起別人對你的警惕。”
“身高?”陸庭有些驚訝地說:“任大哥,練拳術,跟身高也有關係?”
沒基礎,身體素質只能算一般,拳術很倚重身體,這點陸庭認了,可他扯到身高,練拳術還要身高?有點扯完了吧。
任振海不慌不忙地解釋:“高手較量,要儘可能攻擊對方的弱點,一個人的弱點,大多集中在上三路和下三路,練拳的人,要麼高一點,要麼矮一點,像你這種高度,先手就吃虧了,再看你這手,站直後距離膝蓋的位置一尺有餘,手短,太吃虧。”
話裡滿是嫌棄。
好吧,陸庭有些認命地低著頭說:“聽任大哥的,練劍,我沒劍,現在回去先借一把劍?”
任振海的的武器是一把橫刀,也沒劍,要練劍,還要回去借才行。
也不早點說。
“不用了”任振海擺擺手說:“底子太差,先把基礎補一下再說,我現在教你五禽戲。”
每個人都想拜在名師門下,能成為名師,肯定有過人之處,其實名師也很難想到聰慧有天賦的弟子,底子好、潛力高,教起來得心應手,有些人一輩子,就是為了等一個適合繼承自己衣缽的弟子出現。
很明顯,陸庭並不是任振海等待的弟子,要不然也不會一臉正經提出要求,不許陸庭說是他教出來的。
看到任振海有些不耐煩了,陸庭連忙說:“資質愚鈍,讓任大哥費心了。”
五禽戲陸庭聽說過,神醫華陀在《莊子》“二禽戲”(“熊經鳥伸”)的基礎上創編了“五禽戲”,有人說練了能強身健體,有人說練好了能成武藝高手,據說華陀練了後,九十多歲還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經過多年的發展,五禽戲形成不現的流派,各有不同,就是到了後世,還有很多人練習,列入非遺專案。
看到陸庭態度還算端正,任振海點點頭說:“五禽戲,所謂五禽者,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透過不同的動作,學習虎之威猛、鹿之安舒、熊之沉穩、猿之靈巧、鳥之輕捷,力求蘊涵,現在先學虎戲。”
說到這裡,任振海站直、挺起腰桿,一臉正色地說:“陸庭,看好我的動作,跟著我做,四肢距地,前三擲,卻二擲,長引腰,側腳仰天...”
任振海一邊說一邊演示起虎戲的動作,陸庭不敢怠慢,緊緊盯著任振海的動作,開始認真練習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