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倒是說的我無話可說,這萬花筒的博學倒是讓我心服口服。要說這隊伍裡真沒有這麼個角色那我們還不好說要遭遇什麼樣的處境。
“先別說這個了,您先琢磨琢磨這三根管子的機關應該怎麼給破開吧。”我聽到這裡便不願意往下再聽下去了。我心裡已經清楚,這些人看似是一個隊伍,實質這個隊伍最少要分為兩派甚至是更多,且各自心懷鬼胎。想到這裡趕忙岔開了話題,不讓他再往下說了。
萬花筒會意的點了點頭,自從墓門事件發生之後,我毫不知情的開啟了墓門,這一幫京九門的老前輩對我似乎是帶有了一些忌憚之色,不再對我拍老腔了。
“大侄子,知道你不愛聽了。我也承認,你這三師伯這個鬼臉張三爺別看只有二十多歲那身手可以說在行裡僅次於我們大哥通天關和二哥侯乾坤。但你也知道,這少年得志難免就會有一些驕傲之情,我們也是從年輕時候過來的,都明白。”
我點了點頭,並沒有應聲,指了指身邊的三根鐵管子,示意他說這個話題。
萬花筒側眼看了看這鐵管子點了點頭:“三哥剛才錯誤的使用了這三根鐵管子,所以奏出來的壎樂是不和諧音律,有意無意我且不說,可你也明白,這音律要是再弄錯了,咱們這一夥人來個混戰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我點了點頭:“那您覺得這調式不是黃鐘調是什麼調式呢?”
萬花筒思忖片刻,長嘆了一聲:“我也不知道我這個設想對不對,這斗的年代現在推斷的無非有兩種推論。第一是印度的帕拉王朝,第二是河西走廊附近的貴霜王朝。雖然這兩個統治階級差了好幾百年,但無論是帕拉王朝還是貴霜王朝在中原所講都屬於胡人,你說對吧。”
我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既然是這樣,那大侄子你可知道琴曲中的《胡笳》嗎?”
我恍然大悟,沒想到萬花筒竟會說出《胡笳》來,我這才明白自己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了。
胡笳(jia同讀音家)。本是蒙古族邊稜氣鳴樂器,民間又稱潮爾、冒頓潮爾。類似管樂嗩吶的形制。而剛才所談到的琴曲就是中國著名的古琴曲《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相傳為東漢末年蔡文姬以胡笳音色融入古琴中而作成,但也有學者認為是民間作品。這首琴曲分為“大胡笳”、“小胡笳”等三十九種不同的琴曲,傳世最廣的是明朝萬曆年間孫丕顯《琴適》中的記載,根據該譜,胡笳十八拍是由十八首歌曲組合的琴曲。
“那您的意思是以“蕤賓調”來演奏這陶壎?”我遲疑著問道。
萬花筒點了點頭似乎是十分的肯定自己的結論。
我無可奈何的點了點頭,似乎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推斷了,旋即我拿起了這三張寫有古代秘譜的金面具遞到了他的手上:“我也讀不懂這上面的譜子,還是您來吧。”
萬花筒戲謔的笑了笑:“大侄子,我來給你解釋解釋這上面的曲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