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的牌匾上書四個大字,明鏡高懸。
前方掛著一面銅鏡,光彩照人,李羨抬頭向上望的時候,可以清晰看到清楚自己的臉頰,不比現代的玻璃鏡子差。
他來這裡的原因便是因為張正留給他的另一個信封。
信分兩頁,第一頁讓他來上黨群明鏡司找盧廣信,第二頁直白來講叫做推薦信。
想要在大晉做官,曾經最簡單的一條路就是服從察舉制。
所謂察舉制,指的是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舉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的制度。
注意了!是曾經。
這個制度是存在弊端的,地方長官所推舉的人才,固然有標準,比如才華、品德等,可這種標準不可量化,不可量化就意味著可以光明正大的作假。
長官嚐嚐會推薦自己的親戚或者行賄者。
自大晉皇帝姬明武登基以後,這個制度就被作廢了,隨後科舉的制度開始推行。
但為官之道本就講究的是一個人情世故,除了真的油鹽絲毫不進的官員,如果真的有高官推薦自己的子侄,或是不重要的油水職位,大多數是會心照不宣,放放水。
沒錯!
李羨雖不知道師父在幽冥鐵騎這個騎兵部隊裡隸屬何職,但以師父的能耐、秉效能給李羨寫一封推薦信,足以證明對李羨的看重。
其實師父的想法不難理解,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張正就認為李羨是戰場猛將之才。親自交手兩次過後,對自家徒弟的實力更是比任何人都清楚。
那麼既然有了自保的能力,為何還要乖乖呆在武駿這個小地方。
男子漢大丈夫,就應當建功立業,殺盡敵寇,揚名立萬。
像他一樣少年成名,依舊選擇投身軍伍。
他相信李羨是有野心的人……這封推薦信是他送給徒弟的告別禮物。
……
一路走來到處都是身著獬豸官袍的官員,還有不少氣血旺盛的武者拎著一個包裹,隱隱有血腥氣傳出來,徑直走到走廊另一側。
一路被引至內堂。
“ 壯士請坐……” 帶路的捕快給李羨倒了杯水,“ 壯士還請稍等片刻,大人公務繁忙還暫時抽不開身……”
“好……辛苦大哥了。” 李羨不留痕跡地塞了一兩銀子給捕快。
“ 不辛苦……不辛苦。” 突然手裡被塞了個東西,捕快還愣了一下,很快便眉開眼笑地下去了。
李羨也不著急,安心地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心湖能感覺到有幾道目光盯著他。
大概過了半個時辰的時間。
“ 張正竟然收了一個徒弟……我倒要看看那個一心痴迷武道的瘋子到底收了一個怎樣的徒弟。”
一個威嚴的聲音傳了進來,一個身高將近八尺,寬肩、長腿、身形健壯魁梧、身著一身硃紅色官服的男人龍行虎步走進來。
李羨連忙站起來。
在第一眼,從腦子裡回憶起這個男人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