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週,其實該公司已經組織了一次人手下墓了。
下去了總共十二個人,但是活著回來的,不到一半。
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盜墓的老手,甚至是從父輩開始就吃這一行飯的,經驗老道得很,卻還能出現這麼大的損失,可見墓地裡的危險之可怕,更能說明這墓葬深處的詭異!
一個帶頭的把頭活著回來,說他在墓裡看見了類似於日式墓葬的痕跡,這應該是日式的古墓建築;
雖說不理解為什麼三秦大地上會出現日式古墓建築,但是該公司還是迅速地做出了反應和計劃,邀請日本沒落門派一鬼派陰陽師來這裡參與盜墓工作只是其中一環。
當到了上午九點鐘時,另外請的一批人,也來了,有道士,有和尚,還有幾個模樣看上去應該是搞考古科研的,甚至,其中一個,趙鑄之前在找資料時見過他照片,是當地文物局的副局長。
也是,能夠把盜墓這一行業做成了開公司,肯定是黑道白道都得吃得開,不過,能這麼冠冕堂皇地把官面上的人物請到這裡來,也足以可見這家公司能量的不一般,底氣真的是足得很。
這一次下墓,人數規模比上次更多,有十八人,因為墓穴裡面有極為複雜的鎖釦機關,所以趙鑄、熊志奇以及朱建平三人都會跟著這一隊下去,而且除了趙鑄三人以外,還有三個擅長對付機關的人,三個都是其貌不揚的中年男人,個頭都不高,似乎這也正常,這種人,才適合吃這一行的飯,所以也不怪那個刀疤臉最開始見到趙鑄三人時覺得他們不像是這種手藝人了。
那個文物局的副局長姓趙,周圍人都稱呼他趙局,曾參與過很多次國家級別的大型考古工作,經驗豐富,理論方面也紮實;
還有一個是之前帶隊下墓的老把頭,一口大金牙,周圍人都稱呼他老金,上一次也是老金和另一個把頭帶隊下去的,結果另一個把頭和他的所有手下人都沒能回來,老金則是把自己這一隊的人都帶了出來,為人謹慎,且經驗豐富得很。
所以,第二次就由趙局和大金牙做把頭,帶隊伍下去。
下墓之前,先擺個供桌,上祭品,儀式簡單卻井井有條,就連趙局這種科班出生信馬列的人,此時也是一臉的鄭重。
趙鑄、熊志奇以及朱建平三人就顯得有些散漫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鬼這種鬼東西,尋常人可能一輩子都見不了一次,這批盜墓的,可能一生中也就碰到一兩次,但是他們卻碰到不知道多少次了,也早就麻木了,甭管再玄乎的東西,你見得多了,也就失去了那種敬畏的心思了。
等到快中午12點時,隊伍才真正開始下墓,大概也是覺得這時候日頭最足,陽氣最盛的緣故吧;
趙鑄三人是走在隊伍的最後面,大金牙走最前面,趙局走中間。
最開始的一段,是門後面的小路,小路說實話做得挺粗糙的,似乎當初也就是鋪了一層石子兒,這麼多年過去了,石子兒路也因為各種地質變化影響的原因,變得坑坑窪窪的了,四周的甬道牆壁上,也沒什麼特別的繪畫裝飾,至少,從現在看起來,不像是什麼大墓的樣子。
這時候,趙局開口道:
“別看現在走的路很粗糙,牆壁上也沒什麼印記,這並非是說明這個墓葬的簡陋,而是說明,這只是墓葬最外圍的區域,是外部輪廓,一般來說,能夠在墓葬外圍再修建一個類似於這種外部輪廓保護建築的,都是大墓。”
“我日,這局長的確是肚子裡有點貨啊。”熊志奇壓低了聲音說到了。
“廢話,如果是膿包的話敢真的帶隊下來?”朱建平瞥了一眼熊志奇哼道。
這時候,隊伍拐了個一個彎,進入到新的一條甬道里面,這個甬道里基本就沒什麼光了,只能夠依靠所有人的安全帽上的照明裝置來照明,反正這次盜墓比以前所謂意義上的盜墓要正大光明和輕鬆得多,至少從後勤支援上是這個樣子的,所以大家也沒必要緊著自己手裡頭的電或者吃的,補充恰裡很是容易。
新進入的甬道,顯得很是潮溼,空氣裡,都帶著一種水汽,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等走過了這一段之後,面前出現了一扇門,這扇門已經被鑿開了,應該是利用電鑽鑿開的,但是,在那扇門兩側,躺著兩具屍體,其中一具屍體手中,還握著電鑽。
“這是老韓頭的人,那傢伙現在心思野了,膽子大了,老一輩倒斗的規矩都不在乎了,竟然用電鑽鑽門,結果兩邊也不知道從哪裡射出來的毒箭,倆年輕後生就這麼直接交代在這裡了,真是可惜了。”